在電子產業互聯網領域,云漢芯城憑借其獨特的數字化路徑,從一家傳統元器件分銷商蛻變為行業標桿,服務企業客戶超過15萬家。董事長曾燁提出的“小訂單,也能長出大平臺”理念,不僅成為公司發展的核心注腳,更折射出電子元器件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刻變革。
2002年,曾燁在深圳華強北創立“云漢電子”,從事傳統元器件分銷。當時,電子制造行業存在顯著的結構性矛盾:上游原廠以批量生產為主,而下游99%的電子產品制造商面臨小批量、高頻次采購需求。傳統分銷模式下,原廠與中小企業間的信息壁壘導致小訂單服務長期缺失,制約了行業創新活力。這一痛點成為曾燁轉型的起點。
2010年前后,中國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消費電商平臺的成熟驗證了線上交易的可行性。曾燁敏銳捕捉到數字化機遇,于2011年將線下業務整體遷移至云端,推出自營B2B線上商城。這一決策使云漢芯城成為國內最早布局元器件長尾采購的線上平臺之一。轉型初期,公司投入巨資搭建自研網站、積累元器件數據、建立客戶信任,逐步構建起行業護城河。
經過十余年發展,云漢芯城的業務已從單一元器件采購拓展為全流程數字化供應鏈服務,覆蓋產品方案設計、PCBA生產制造、工程師技術支持等領域。其核心競爭力源于對數據的深度挖掘:通過結構化整合海量業務數據,形成多維度標準化數據庫,支撐每日百萬級搜索量,搜索匹配率達90%,月訂單處理峰值突破6.8萬筆。在報關商品歸類環節,自動匹配率超過95%,顯著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在國產化浪潮中,云漢芯城的數據優勢進一步凸顯。平臺積累的78萬條國產替代關系數據,可在用戶查詢時優先推薦國產元器件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已助力超4000家科技企業實現元器件國產化替代,為4.82萬家客戶提供國產采購服務,成為推動國產替代的重要力量。
質量把控是云漢芯城的另一大戰略重點。曾燁強調,在航空航天、汽車駕駛、醫療設備等關鍵領域,電子元器件質量直接關乎產品安全。為此,公司投入重金建設品質檢測體系,旗下深圳漢云檢測中心獲得CNAS認證,確保“零假貨”目標落地。這一舉措不僅樹立了品牌形象,更贏得了客戶長期信任。
作為行業先行者,云漢芯城在AI與大模型應用上布局領先。早在ChatGPT發布前,公司便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團隊展開合作,并通過阿里云持續訓練智能算法。其打造的“一站式自動選型、成本預估與下單”場景,結合自然語言解析技術,高效解析不同格式物料清單,解決了電子行業選型慢、試錯成本高的痛點。
截至2024年末,云漢芯城注冊用戶超69.65萬,累計服務企業客戶15.89萬家,覆蓋工業物聯、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存量客戶營收貢獻占比達85%,彰顯出高黏性與認可度。公司平臺已形成全球供應網絡,50%以上客戶集中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并在新加坡設立全球運營中心,將國內模式推向海外市場。
對于未來發展,曾燁表示,云漢芯城將聚焦數據深度挖掘,構建數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現代電子供應鏈,持續鞏固在元器件分銷領域的領先地位,為電子制造產業提供基礎設施級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