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號乘組中,03號航天員張洪章的身份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我國第二位進入太空的“載荷專家”。這位39歲的科研工作者,出生于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臨池鎮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到大,他從未離開過家鄉,直到高中時,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中國首位太空人的消息,在他心中播下了航天夢想的種子。
大學時期,張洪章選擇了化學工程專業,專注于能源儲能、新能源和新材料領域的研究。這些方向與航天事業密切相關,尤其是他后來從事的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研究,更是航天電源的重要課題之一。他說:“科研工作需要創新思維,而航天任務則要求系統性思考。這種轉變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成長。”
當國家選拔航天員的通知傳來時,張洪章一度不敢相信。朋友們知道他對航天的熱愛,第一時間將消息告訴他,直到單位正式通知報名,他才確認這是真的。盡管戴著高度近視眼鏡,體能基礎薄弱,但他沒有退縮。通過科學的訓練計劃,他逐步克服了體能短板,甚至在轉椅訓練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持了下來。“困難是暫時的,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走到底。”他堅定地說。
一年前,張洪章入選神舟二十一號乘組,與張陸、武飛開始密切協作。三人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建立了高度的默契與信任。作為載荷專家,他的主要任務是在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涉及空間微重力物理、航天醫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他解釋道:“科研工作追求創新,而航天任務更注重系統性。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是我成為航天員后最大的收獲。”
此次任務中,張洪章最期待的是首次攜帶哺乳動物“小老鼠”進入太空。“除了我們三人,還有新的小生命一起體驗失重環境,這種感覺很特別。”他還透露,乘組將執行航天員出艙任務,為空間站安裝防護裝置。空間站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改善,他們的太空食譜更加豐富,甚至會攜帶一臺“太空烘烤機”上天。
工作之余,張洪章熱愛太極拳、朗誦和中醫。即將踏上太空旅程,他坦言心情復雜:“期待、激動、興奮,這些情緒每個航天員出征前都會有。但作為科研人員,我更感到一種使命感。能夠在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里工作,解決地面無法完成的難題,這是老一輩科學家的夢想,現在由我們來實現。”
對于即將開始的太空生活,張洪章表示,乘組已做好充分準備。“進入空間站后,我會珍惜每一次科研機會,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他希望,通過這次任務,能夠將地面科研人員的智慧轉化為實際成果,助力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