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缺近半年后,永輝超市CEO一職最終由內部培養的年輕管理者接任——現年34歲的王守誠正式履新。這位擁有北京大學碩士學位的90后高管,自2017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輝,歷經八年沉淀后,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永輝超市轉型的關鍵推手。
2024年9月,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以63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次年3月,葉國富牽頭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并親任組長,王守誠則以副組長身份統籌全國門店調改項目。這場以“學習胖東來”為核心的變革,讓這位年輕管理者逐步掌握永輝轉型的主動權。
在10月13日的戰略發布會上,王守誠首次以CEO身份公布調改成績:調改門店平均客流增長80%,60%進入穩定期的門店盈利超五年峰值,102家門店顧客凈推薦值(NPS)達行業優良水平,其中19家成為內部標桿。這些數據背后,是永輝對商品品質與運營標準的系統性重構。
“門店調改沒有終點。”王守誠在接受專訪時強調,當前調改已進入第二階段,團隊將80%精力投入商品升級,重點打造“有品質、有質價比、有獨特性”的商品體系。在供應鏈建設上,永輝借鑒山姆的全國鏈路模式,同時引入曾在山姆任職的佘咸平擔任首席產品官,推動自有品牌開發。
作為永輝內部公認的“巡店達人”,王守誠透露今年已兩輪遍訪全國門店,覆蓋所有設有永輝超市的城市。這種高頻次的實地考察源于改革決策的審慎性——關閉或調改門店涉及重大成本投入,必須結合歷史數據與現場研判。他舉例稱,曾有門店因商圈回遷、商業升級等動態變化,在數據判定關店后仍被調改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巡店過程中,王守誠形成了一套標準化觀察體系:從團隊狀態到動線設計,從建筑結構到商業環境,甚至周邊三公里競品動態都被納入決策考量。這種深度參與讓他對永輝數百家門店的經營狀態了如指掌,也成為其擔任CEO的重要優勢。
與葉國富的協作中,王守誠感受到這位創始人的細致與真誠。從裝修地磚尺寸到商品設計線條,從員工激勵機制到燈光選型,葉國富對細節的把控推動著永輝的審美升級。而與永輝創始人張軒松的互動中,王守誠感受到明顯的放權與支持,“現在主要是葉總帶領推進具體業務”。
履新后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兩大領域:企業文化與治理機制建設,以及商品力提升。王守誠指出,永輝原有管理體系存在矛盾——部分機制旨在激發員工,部分卻隱含不信任邏輯。他正推動建立與初心匹配的管理體系,同時通過文化浸潤讓“品質安全”成為全員共識。
對于自有品牌開發,王守誠提出“品質優先+價格合理”的雙重標準:商品既要符合國標或歐盟標準,又要通過全鏈路成本梳理提供真正性價比。面對品質與速度的平衡難題,佘咸平強調“絕不因快犧牲質”,團隊正在尋找最優解決方案。
當被問及CEO職位的考核標準時,王守誠認為關鍵在于帶領企業走向健康軌道。這包括盈利能力的恢復、團隊信念的重建、員工狀態的改善以及品牌口碑的轉變。他坦言,當前最大的挑戰是避免短期行為,“過去我們因太多短期決策丟失了很多東西”。
對于調改門店客流波動的問題,王守誠以長期主義視角回應。他對比步步高的轉型案例指出,永輝需要先完成龐大體系的“翻盤”,再通過持續經營沉淀品質。這種轉變已初見成效:調改門店員工態度發生顯著變化,從被動執行到主動擁抱變革,正是源于看到人流增長與顧客認可的真實反饋。
在零售業態變革浪潮中,王守誠保持清醒認知。面對折扣店、倉儲店的興起,他強調永輝需專注品質零售,“不能再像十年前新零售時期那樣盲目跟隨”。對于卸任后的評價期待,他笑稱希望被認為“做了些好事、實事,對公司變革有積極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