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板塊再度成為市場焦點,CPO(共封裝光學)概念股集體走強,多只個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際旭創股價突破500元關口,新易盛(300502.SZ)亦表現強勁,單日漲幅超過8%,股價攀升至新階段,同時成交額回升至8-9月間日均超200億元的水平。憑借當日放量大漲,新易盛市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
市場資金回流光模塊領域,主要源于1.6T產品需求的快速釋放。作為算力網絡的核心組件,光模塊正朝著高速率、低功耗、集成化方向加速演進,而1.6T產品正是這一趨勢下的關鍵產品。新易盛在2025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其1.6T產品已實現批量出貨,泰國工廠產能持續擴張,為市場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從客戶需求來看,1.6T光模塊的放量節奏正在加快。盡管不同客戶的推進進度存在差異,但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起該產品將逐步上量,明年需求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這一預期迅速得到驗證——10月26日,中際旭創在互動平臺表示,其1.6T產品出貨量正在持續增長。
新易盛在技術層面保持領先優勢。公司已完成全系列1.6T產品開發,支持CMIS5.0及以上標準,可滿足多樣化客戶需求。其推出的單波200G光模塊采用3nm DSP芯片,功耗較上一代產品顯著降低,同時每G比特成本下降,端口密度提升,目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光通信行業的景氣度正超預期提升。機構分析指出,AI算力需求的爆發性增長,推動行業預期回暖時間大幅提前。海外廠商持續追加訂單,算力需求擴張趨勢明確,不僅2026年需求清晰,2027年訂單也已明朗。例如,2025年OCP全球峰會成立ESUN工作組,進一步凸顯網絡技術的重要性;2026年英偉達Rubin平臺出貨預期上調,1.6T總需求有望持續修正,800G向1.6T的升級節奏加快。
預計到2026年,光通信產業鏈將進入“保交付”階段,交付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具備供應鏈掌控力的龍頭企業將脫穎而出。這也是資金在高位持續做多CPO板塊的主要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新易盛在布局1.6T產品的同時,已啟動3.2T產品的預研工作。作為下一代技術迭代方向,3.2T產品為市場提供了長期想象空間,不僅吸引價值投資者關注,也引發游資活躍參與。然而,市場似乎暫時忽略了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高光榮的減持動作——10月21日,其通過詢價轉讓1143.0682萬股,轉讓價328元/股,套現37.49億元。
盡管存在高管減持,但新易盛的經營業績持續向好。受益于數據中心算力投資增長,公司上半年銷售收入大幅攀升。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104.37億元,同比增長282.64%;歸母凈利潤39.42億元,同比增長355.68%;扣非凈利潤39.34億元,同比增長354.93%。這一增速較2024年進一步加快。
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產能擴張、銷量提升及產品結構優化。上半年,新易盛點對點光模塊銷量達695萬只,同比增長112.54%;單只售價1497.75元,較上年同期上漲82.29%。受此推動,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升至47.48%,同比提高4.12個百分點。接下來,市場將關注其三季度業績能否延續這一高速增長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