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在芯片領域再掀波瀾,一口氣推出兩款堪稱“全球最快”的處理器——面向PC端的驍龍X2 Elite系列,以及面向移動端的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這兩款新品不僅在性能上實現跨越式突破,更將智能體AI(Agent AI)體驗推向新高度,標志著個人計算設備正式邁入以智能體為核心的新紀元。
驍龍X2 Elite系列:超高端PC的“性能怪獸”
作為專為超高端PC打造的旗艦產品,驍龍X2 Elite系列采用3nm制程工藝與第三代Oryon架構,配備12個Prime核心與6個Performance核心。其性能提升堪稱“暴力”:單核CPU峰值性能較上一代飆升39%,多核性能提升50%,GPU峰值性能更是達到2.3倍,NPU算力則提升至80 TOPS,增幅達78%。高通宣稱,該系列打破了ARM架構CPU的時鐘頻率紀錄——Prime核心單核最高可達5.0GHz,雙核同樣能穩定在5.0GHz,Performance核心最高頻率達3.6GHz。
在能效方面,驍龍X2 Elite系列同樣表現驚艷。相較于上一代,CPU能效功耗比提升31%,功耗降低43%。以驍龍X2 Elite Extreme版本為例,在相同功耗下,其性能較AMD Ryzen AI 9 HX-370、Intel Core Ultra 9 288V/285H等競品提升75%;若要達到同等性能,競品需額外消耗222%的電量。具體到單核性能,驍龍X2 Elite Extreme領先競品44%,競品需多消耗144%的功耗才能追平;GPU方面,其能效優勢更為明顯,相同功耗下性能快52%,競品需多花92%的能量。
驍龍X2 Elite Extreme的定位直指“智能體AI體驗”,可輕松應對復雜數據分析、科學研究等高負載任務。高通透露,搭載該系列的筆記本電腦將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屆時用戶將首次在PC端體驗到由終端側AI驅動的深度個性化服務。
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移動端的“AI全能王”
面向手機市場的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同樣采用3nm制程,CPU部分沿用第三代Oryon架構,但核心配置調整為2個Prime核心與6個Performance核心。其中,大P核最高主頻達4.6GHz,小P核最高性能為3.62GHz,單核性能提升20%,多核性能提升17%,響應速度提升32%,成為全球最快的移動CPU。GPU部分升級為Adreno GPU,最高主頻1.2GHz,游戲性能提升23%,光追性能提升25%,并配備18MB專用顯存,能效提升10%,性能提升38%。
AI能力是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的另一大亮點。其NPU內核包含12個標量核、8個向量核與1個張量核,總體性能提升37%,每秒可處理220個tokens,支持INT2、FP8精度與32K 2bit上下文窗口。更引人注目的是,高通首次在終端側實現AI持續學習功能,允許手機通過本地數據不斷優化模型,無需依賴云端。該芯片的功耗控制堪稱卓越:CPU功耗下降35%,GPU功耗下降20%,整體功耗降低16%。
在影像與通信方面,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同樣不乏創新。升級后的ISP支持APU編解碼器,可對視頻進行逐幀AI增強,并實現上下文感知的自動對焦、曝光與白平衡。通信模塊集成X85 5G Modem-RF系統,支持AI增強的WiFi,游戲延遲降低50%。
智能體AI:個人計算的“新內核”
高通CEO安蒙在發布會上提出對AI趨勢的六大理解:AI將成為新的用戶界面(UI);計算體系將從以智能手機為中心轉向以智能體為中心;需要構建全新的計算架構;模型將向混合化發展;邊緣數據的相關性將增強;6G將成為云、邊、端之間的連接橋梁。這些觀點不僅解釋了此次新品的研發邏輯,更暗示了高通未來的戰略方向——通過智能體AI重構個人計算生態。
以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為例,其支持的“真正的個性化智能體AI助手”可通過持續的終端側學習、實時感知與多模態AI模型,深度理解用戶習慣,提供跨應用的定制化操作。例如,手機可根據用戶日程自動調整通知策略,或在學習場景中主動屏蔽干擾信息。
市場反應:首發競爭白熱化
隨著高通新品的發布,終端廠商的“首發大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據悉,小米17系列將率先搭載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并于近期發布。這一節奏引發網友調侃:“高通再不努力,都趕不上小米的發布速度了。”可以預見,2026年初的消費電子市場,將因這兩款“全球最快”處理器而掀起新一輪競爭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