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云棲大會上,理想汽車首席技術官謝炎首次系統披露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據其透露,這家新能源車企已將超過半數的研發資源投向AI賽道,展現出向智能化轉型的堅定決心。
謝炎重點介紹了理想AI技術體系的三大支柱。首當其沖的是全鏈路優化的車端推理系統,該系統通過芯片架構與操作系統的深度協同,為智能駕駛構建了高效穩定的底層支撐。這項突破使得車載計算單元在處理復雜路況時,能夠實現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在基礎模型層面,理想自主研發的VLA(視覺-語言-行動)架構成為核心技術亮點。該模型通過整合空間感知與自然語言處理能力,構建出能夠理解三維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常識的認知框架。這種設計使得用戶與車載系統的交互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駕駛者可以用日常對話的方式直接下達指令,系統能夠準確理解并執行相應操作。
應用層面的創新同樣引人注目。理想開發的AI駕駛員系統與智能座艙管家,正在重新定義車內交互場景。未來車主不僅可以通過語音完成外賣訂購、日程管理等生活服務,系統還能根據用戶習慣主動提供場景化建議。這種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轉變,標志著車載智能系統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針對業界關注的VLA技術路線選擇,謝炎明確表示核心訴求是讓AI具備類人推理能力。他指出,當前自動駕駛系統在極端路況下的決策困境,以及過于保守的駕駛策略,都源于機器缺乏對復雜場景的全面理解。VLA架構通過多模態信息融合,能夠有效解決這些痛點。
在硬件領域,理想自研芯片取得重大突破。該芯片在視覺處理領域的CNN算法性能達到行業頂尖水平的4.4倍,在Transformer架構下的運算效率更是有望提升6倍。目前這款芯片已完成流片驗證,預計2026年將率先搭載于旗艦車型實現量產,為理想汽車的智能化戰略提供核心算力支持。
更多關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動態,可登錄專業資訊平臺獲取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