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場持續四小時的深度對話中,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與企業家羅永浩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對職業生態的變革展開探討。兩位行業領袖從企業家社會責任延伸至AI模型的實際效能,碰撞出諸多前瞻性觀點。
周鴻祎特別指出,當前AI領域存在的"規模崇拜"現象值得警惕。他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參數規模達千億級的大型模型未必優于專注細分領域的小型模型。以航空航天工程為例,即便是最先進的通用大模型,也無法解決航空發動機精密制造或航母動力系統設計等復雜問題,這類專業知識往往依賴長期技術積累而非公開網絡數據。
對于AI技術落地路徑,周鴻祎提出"雙輪驅動"發展模式:一方面推動技術本地化部署,確保數據安全與響應效率;另一方面強化垂直領域專業化,使AI真正融入產業場景。這種觀點與羅永浩關于產品經理價值的判斷形成共鳴,雙方認為在通用型超級AI出現前,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產品專家仍是技術落地的關鍵樞紐。
在闡述360戰略轉型時,周鴻祎透露公司將重點打造"智能體生態"。具體而言,通過賦能員工成為掌握AI工具的"超級個體",同時重構支持部門為協同高效的"超級組織",最終實現業務流程的智能化升級。這種轉變既包含個人工作效率的倍增,也涉及組織架構的扁平化改造。
針對AI應用場景,周鴻祎特別強調桌面端的價值重構。他分析指出,盡管移動生態中瀏覽器功能被各類APP分流,但在PC端瀏覽器仍是核心生產力入口。基于此判斷,360將圍繞瀏覽器開發智能體協同系統,通過整合搜索、辦公、開發等場景的AI助手,構建新一代人機交互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