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臺風“樺加沙”攜風裹雨直撲粵海岸線,廣深兩座千萬級人口城市在9月23日下午同步啟動“五停”應急響應。當城市街燈次第熄滅、地鐵網絡暫停運營、摩天大樓的玻璃幕墻在狂風中發出嗚咽時,金融街的寫字樓里卻亮起一簇簇不滅的燈光——由基金公司IT、交易、運營等核心部門組成的“駐樓應急小組”,正在這場與自然的較量中構筑起資本市場運行的“安全艙”。
“臺風可以暫停城市運轉,但資本市場的脈搏不能停。”深圳某中型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自23日清晨5點臺風進入24小時警戒線起,公司便啟動“最小單元在崗”機制,僅保留關鍵崗位必要人員駐守辦公大樓。交易系統維護、基金凈值核算、清算交收等核心環節實行雙人值守,其他員工通過遠程辦公系統完成投研分析、客戶服務等工作。據悉,該公司疫情期間建立的數字化辦公體系在此次臺風中發揮關鍵作用,基金經理可通過授權系統完成交易指令,風控部門實時監控市場波動。
在廣州珠江新城,某頭部公募基金的應急響應更為系統化。除交易、IT、基金會計等部門派駐12名骨干外,行政部特別安排4名食堂工作人員駐樓,確保三餐供應。該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從交易系統備份到應急發電設備,從網絡專線冗余到生活物資儲備,每個環節都制定了三級響應預案。”數據顯示,23日至24日期間,該公司投資、交易、結算等業務實現100%連續運轉,未出現任何系統故障。
面對臺風帶來的特殊考驗,各家機構展現出靈活的應對策略。某中小基金公司為避免高層建筑安全隱患,將交易、投資部門20余名員工安置在附近酒店,實行“酒店-辦公室”兩點一線閉環管理。另一家深圳基金公司則采用“核心崗位現場+投研團隊云端”模式,北京、上海的投研人員通過視頻會議參與晨會,廣州交易員在辦公室執行指令,確保投資決策鏈條不斷裂。
云端辦公體系的成熟度在此次應急中經受住了實戰檢驗。華南某大型公募運營總監介紹,23日下午“五停”通知發布后,公司迅速啟動線上投研支持系統,宏觀策略、權益研究、固定收益等團隊通過數字化平臺完成43份行業報告,組織17場線上調研,其中9場涉及上市公司高管。Wind數據顯示,9月23日至24日期間,廣發、南方、博時等12家廣深基金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涉及電子、醫藥、新能源等14個行業。
市場服務在極端天氣下保持零斷點。多家基金公司官網、APP、客服熱線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營,投資者可隨時完成申購贖回、凈值查詢等操作。某基金公司客服總監表示:“臺風期間共處理在線咨詢1.2萬次,人工坐席接聽率保持在98%以上,投資者幾乎感受不到服務差異。”直播路演、短視頻投教等線上展業活動也按計劃推進,部分機構甚至增加“臺風特別場次”,通過云端渠道持續輸出市場觀點。
資本市場的韌性在風雨中得以彰顯。9月24日16時深圳解除“五停”措施時,深交所、港交所交易系統穩定運行,上證指數上漲0.83%,創業板指大漲2.28%,恒生指數收漲1.37%。當城市街道逐漸恢復車水馬龍時,基金公司駐樓人員正忙著整理交易日志、核驗基金凈值,為次日全面復工做準備。某基金公司高管在解除管控后第一時間慰問留守員工:“你們用專業守護了市場穩定,用責任托起了投資者信心。”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廣深基金業構建起“現場值守+云端協同”的雙保險機制。從交易系統的多重備份到生活物資的精細儲備,從線上投研的高效運轉到客戶服務的無縫銜接,每個環節都折射出金融機構應對突發事件的從容與擔當。當臺風過境后的陽光穿透云層,金融從業者用堅守崗位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金融為民”的初心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