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近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作為全球工業領域的重要盛會,本屆工博會以“工業新質,智造無界”為主題,吸引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企業參展,共同探討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下的工業未來。
在開幕式上,“長三角重點產業數智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揭牌,標志著長三角地區在工業數智化轉型方面邁出重要一步。中國電信作為關鍵參與者,以智能算力為平臺注入核心動力。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總經理龔勃出席開幕式,并點亮了“算力設施平臺”,展示了中國電信在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創新實力。
中國電信圍繞“云賦新質 智惠未來”主題,在展館內設置了三大展區、11大展項,全面呈現了其在云網融合、人工智能、算力調度、安全防護等領域的最新成果。通過這些展示,中國電信展現了以科技創新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路徑。
為應對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挑戰,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五大“長三角重點產業數智公共服務平臺”在本屆工博會上正式揭牌。這些平臺由中國電信和長三角產業生態伙伴共同打造,旨在從算力支撐、AI融合、協同管理等維度,為區域內不同規模、不同領域的工業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中國電信的“算力設施平臺”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平臺依托臨港智算谷的智能算力體系優勢,提供“網絡+算力+存儲+模型+安全”的全鏈條服務,具有低延時、高安全、便捷式等特點。這一平臺的推出,將為政務、醫療、教育、金融、工業、交通等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算力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核心要素。然而,大中小型工業企業普遍面臨著算力資源分配不均、AI技術落地門檻高等問題。為此,上海電信積極布局算力網絡,以“2+X+M”算網體系筑牢長三角產業數智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底座。
“2+X+M”算網體系中,“2”指的是由“青浦云湖+臨港智算”雙樞紐形成的“東西兩翼”格局。其中,臨港智算谷擁有全國首個單體國產萬卡液冷智算集群,能夠支持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X”代表多達60個的“淺邊緣”核心數據機房,為金融高頻交易、電競云渲染等對算力要求極高的場景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算力支持。“M”則是密布于城市的500多個“深邊緣”算力節點,將算力下沉至企業園區、工廠、交通樞紐等邊緣場景,滿足各類場景對實時計算的需求。
目前,上海電信的“算力調度大腦”已能使90%以上的算力需求在1分鐘內完成資源匹配,大大提高了算力使用效率。在臨港智算谷,上海電信大規模應用液冷技術,創新推出“兩彈一優(彈性供電、彈性供冷、氣流優化)”AIDC新范式,適配不同業務功耗需求。自研的AI智能節能系統月均節電超20萬度,新能源融合方面,上海電信打造了國內首個100%綠電萬卡智算集群,啟動“海上風電+海底數據中心”項目,實現算力與電力的協同調度。
為了讓算力惠及更多企業,上海電信還推出一系列普惠算力服務。其中,一站式人工智能應用與資源獲取平臺AI STORE(AI商城)能為企業及個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算力使用途徑。用戶可以按需選購算力資源,讓不同規模企業都能平等享受算力紅利。
在工業數字化進程中,穩定可靠的連接是至關重要的基礎。天翼物聯面向化工、發電、重工、礦山等網絡確定性要求較高的工業應用場景,打造了5G確定性專網產品。通過高精度時鐘同步、TSN協議簇流量整形、精準門控轉發以及雙發選收等調度算法能力,實現4個9(99.99%)的10ms時延穩定、4個9(99.99%)的毫秒級抖動控制、5個9(99.999%)的零丟包可靠傳輸。這一突破讓多場景工業應用實現了“感、聯、知、控”的全鏈路升級,推動企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跨越。
數字底座的價值正在從企業延伸到城市。“智云上海”作為本次重點展項,基于50G PON、WiFi7、5G-A等新一代接入技術,實現了萬兆高速接入和全域覆蓋,構建起超高速、低延遲、高可靠的網絡基礎。目前,“智云上海”已發展出覆蓋全域的大內網,形成“專用通道+專用IP”的雙網雙速體系,并加載了政企、家庭等差異化服務,成為推動上海數字經濟躍升的重要抓手。
考慮到工業中生產制造環節的復雜性,中國電信推出工業虛擬化云桌面技術。借助虛擬化軟件整合和優化物理服務器資源,為用戶構建靈活、高效、系統自主可控的虛擬桌面環境,實現多個工業生產應用的并行運行與有效隔離,為工業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提供有力保障。這一技術已在上海施耐德電氣康橋工廠落地實踐,顯著降低了硬件能耗、減少了運維停機時間,也讓產線應用的調度與擴展更加靈活高效。
在制造企業中,設備品牌繁多、協議標準不一,往往成為信息化改造的難點。中國電信在本屆工博會上重點展示的翼智企采控一體平臺,以天翼云為基礎,通過翼云采數采終端實現生產設備聯網,為企業或信息化集成商提供生產數據快速接入的工業連接能力,兼容多協議、跨品牌設備。另外,平臺也為企業提供數字看板、能耗管理等輕量化智慧工廠組件,讓生產過程真正做到“可視、可管、可控”。
隨著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如何降低企業使用AI的門檻,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命題。中國電信的“工業+AI”智算一體化服務平臺,依托電信云的強大算力,為企業提供通算、智算、超算的一體化服務,實現跨服務商、跨地域、跨架構的統一管理與高效調度。平臺基于全國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匯聚2.2億件數字工品、28大類通用零配件及生態數據,建設高質量工業數據集與智能模型訓練中心,提供從數據標注、模型管理到訓練優化、場景應用的全流程服務,助力企業跨越AI應用技術門檻,加速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