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的專題論壇在上海舉行,成為2025浦江創新論壇的亮點之一。論壇期間,由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牽頭,聯合十余家科研機構及新型研發平臺共同發起成立了“科學智能戰略科技力量聯盟”。這一跨領域合作平臺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在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該聯盟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理論研究、技術攻關與產業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其核心目標包括兩方面:一是加速基礎科學領域的突破性發現,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二是促進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實現“從1到N”的規模化應用。聯盟成員將圍繞生物制造、量子科技、腦科學、化學材料、氣候能源等戰略性方向,開展技術協同與資源整合。
據介紹,聯盟的運作模式將突破傳統科研邊界,通過數據共享、算法開源和跨學科協作,構建開放的創新生態。例如,在生物制造領域,人工智能可輔助設計新型酶催化劑;在氣候能源研究中,機器學習模型能更精準地模擬氣候變化規律。這種協同機制有望縮短科研周期,提升創新效率。
作為國內首個聚焦科學智能的戰略聯盟,其成立恰逢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關鍵期。與會專家指出,人工智能與基礎科學的深度融合,將成為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抓手。聯盟的組建不僅整合了長三角地區的科研資源,更為全國范圍內的產學研合作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