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披露,蘋果公司近期對iPhone 17標準版機型啟動了增產計劃。這一決策源于該機型預售首周展現出的強勁市場需求,遠超蘋果此前的預期。為應對訂單增長,蘋果已向兩家核心供應商發出通知,要求將iPhone 17的日產能在現有基礎上提升至少30%。
作為今年iPhone 17系列的重要升級,標準版機型首次引入了Pro系列標志性的120Hz高刷新率屏幕,同時機身尺寸與Pro版本同步擴大至6.3英寸。這些改進顯著縮小了標準版與高端機型的功能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此次調整生產策略的時機,恰逢iPhone 17 Pro系列市場表現出現波動。有分析指出,Pro系列銷量下滑可能對蘋果的季度營收和毛利率產生連鎖反應。
在產能分配方面,蘋果今年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策略。iPhone 17系列發布前,標準版機型獲得25%的初始產能,Pro和Pro Max機型合計占65%,而新推出的Air機型則分配到10%。這種布局打破了蘋果長期依賴高端機型驅動銷量的傳統模式。過去數年,蘋果曾嘗試通過mini機型開拓小屏市場,后因銷量不佳轉向大屏Plus機型,但兩次嘗試均未達到預期目標。
當前蘋果產品線正經歷深度調整。在標準版、Pro版兩大主力機型之外,第四款機型的定位始終困擾著蘋果。最新推出的Air機型主打超薄設計,機身厚度較前代顯著縮減,但該機型目前僅在中國市場支持eSIM技術,且尚未正式開售。這種差異化策略能否贏得消費者認可,仍有待市場檢驗。
從產品迭代邏輯看,蘋果正在平衡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關系。標準版機型通過功能下放吸引中端用戶,Air機型則以設計創新試探細分市場,而Pro系列繼續承擔技術標桿的角色。這種多線并進的策略,既體現了蘋果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也暴露出其在產品矩陣優化過程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