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家專注于智能物流設備研發的企業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總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擴張以及全球市場布局,進一步鞏固其在智能物流領域的領先地位。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該企業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為電商、制造業、零售業等行業提供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其核心產品包括自動分揀系統、智能倉儲機器人以及物流數據分析平臺,已服務超過500家企業,覆蓋國內主要城市及東南亞部分地區。
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一家專注于硬科技領域的投資基金,其合伙人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和電商行業快速發展,智能物流設備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該企業憑借技術積累和商業化能力,已成為行業標桿,我們看好其長期發展潛力。”
企業創始人兼CEO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未來三年將投入更多資源用于AI算法優化和設備迭代,同時計劃在歐美市場建立本地化團隊,以應對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他強調:“智能物流不僅是設備升級,更是通過數據驅動實現全鏈條效率提升,這是我們與競爭對手的核心差異。”
行業分析師指出,當前智能物流設備市場滲透率仍不足30%,但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隨著“十四五”規劃對智能制造的支持政策落地,頭部企業將通過資本助力加速行業整合,技術壁壘和客戶資源將成為競爭關鍵。
據企業內部人士透露,本輪融資后,企業將啟動“燈塔工廠”建設計劃,通過數字化中臺連接設備、人員和訂單數據,實現從入庫到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目前,其研發團隊占比超過40%,擁有專利技術超200項,其中多項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物流設備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1500億元。隨著人口紅利消退和土地成本上升,企業降本增效需求迫切,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正從“可選”變為“剛需”。
值得關注的是,該企業近期與多家頭部電商達成戰略合作,為其定制化開發跨境物流解決方案。通過在海外倉部署智能設備,客戶訂單處理效率提升60%,運輸成本降低25%,這一案例被行業視為智能物流賦能全球化的典型樣本。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參與本輪融資的機構還包括一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兩家產業基金,顯示出資方對硬科技賽道的長期信心。企業方表示,將在年內啟動IPO籌備工作,目標成為全球智能物流設備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
隨著融資落地,行業預計將迎來新一輪技術競賽。分析人士認為,具備全鏈條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將主導市場,而單純提供單一設備的供應商可能面臨淘汰風險。該企業能否通過資本和技術雙重驅動持續領跑,值得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