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板塊迎來新一輪市場關注。9月16日上午,機器人指數(884126.WI)顯著走強,多只成分股表現亮眼。截至午間收盤,均勝電子(600699.SH)封死漲停板,香山股份(002870.SZ)、偉創電氣(688698.SH)漲幅均超8%,奧比中光-UW(688322.SH)、長盈精密(300115.SZ)等個股亦跟風上漲。
市場異動背后,宇樹科技前一日晚間發布的技術突破成為關鍵催化劑。該公司宣布推出UnifoLM-WMA-0架構,作為其機器人統一大模型UnifoLM系列下的世界模型-動作架構,該技術已率先應用于宇樹身高1.3米左右的"小人形"機器人G1。據宇樹官網披露,此次開源的核心在于構建了一個能夠理解機器人與環境交互物理規律的仿真系統,包含仿真引擎和策略增強兩大模塊。
從技術演示效果看,該世界模型具備對機器人未來動作進行視頻預測的能力,預測結果可直接應用于機械臂或機器人末端執行器的控制。大連海事大學先鋒科技實驗室創始人車昊軒用"原湯化原食"形容此次升級,他向記者解釋稱,通過動作架構的預判功能,機器人能在毫秒級時間內感知環境變化并調整動作策略,"例如在移動過程中發現前方地面凹陷,系統可自動調整步幅高度避免失衡"。
這種實時預判能力使機器人動作更貼合場景變化。車昊軒認為,雖然技術升級對開發者生態建設具有積極意義,但市場反應可能存在過度解讀。他指出,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仍處于早期階段,此類優化更多是基礎能力的完善而非革命性突破。
某機器人企業融資負責人則從商業角度分析,由于宇樹科技超80%的四足機器人訂單來自科研教育領域,構建開發者生態已成為其核心戰略。數據顯示,2024年宇樹四足機器人80%應用于科研、教育及消費場景,人形機器人更是全部集中在這三大領域。該負責人強調:"在產品大規模落地前,通過開源和生態建設講好技術故事,是爭奪市場話語權的關鍵。"
據行業觀察,未來兩年開源生態將成為人形機器人企業的競爭焦點。上述融資負責人預測,所有計劃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都將通過技術開源、生態建設與資本運作的多重路徑,爭奪下一階段的技術主導權。這種競爭態勢在近期已現端倪,多家企業相繼公布開發者計劃,試圖通過構建技術聯盟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