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在學科建設領域動作頻頻,山東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五所院校先后成立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新學院,涵蓋人工智能、低空科學、航空航天等前沿領域,為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動能。
作為“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山東大學于8月23日在威海校區舉辦的2025低空技術與工程前沿論壇上宣布,正式成立低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這所始建于1901年的百年學府,以文史醫工見長,其數學學科實力穩居全國前三,考古學與北大比肩,醫學教育更可追溯至1864年的近代醫學先河。目前采用“一校三地八校區”的辦學格局,第九個校區正在建設中。2025年該校在山東本部普通類投檔最低分為580分,威海校區為615分;在廣西物理組最低556分,歷史組普通類最低602分。
西北大學則通過學科重組實現突破。8月18日,該校在整合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基礎上,成立電子信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著力打造“硬科技+大智能”學科集群。這所坐落于西安的“211工程”高校,以歷史學、考古學、地質學見長,2025年在廣西物理組投檔最低557分,歷史組572分。
在農業科技領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9月7日創建全國農林高校首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院。該學院依托信息、機電等學院資源,采取“3+5+X”框架建設,首批開設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工程兩個卓越班。作為旱區農業研究重鎮,該校葡萄酒專業全國領先,2025年在廣西物理組投檔最低560分,歷史組587分。
安徽大學7月28日揭牌紀檢監察學院,與中國政法大學開展戰略合作。這所安徽省屬“211”高校以文理綜合為特色,其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實力突出,“集成電路英才班”實行本碩連讀。2025年該校在安徽物理組投檔最低600分,歷史組588分;在廣西物理組最低558分,歷史組582分。
西南科技大學8月28日依托綿陽科技城資源成立航空航天學院,整合力學、材料等學科優勢。該校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三學科進入ESI全球前3‰,國防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與緊缺專業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特色鮮明。2025年在廣西物理組投檔最低539分,歷史組541分。
這些新學院的設立精準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其培養方向與產業升級高度契合,預計將成為2026年考生關注的熱點。從低空經濟到智能農業,從紀檢監察到航天科技,高校學科布局的調整正在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關鍵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