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再度成為行業焦點。據多方消息,雙方將共同推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啟境”,預計首款車型將于2026年亮相,定價瞄準30萬元級市場,并提供純電與增程式雙動力選擇。這一合作模式被業內視為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又一次突破性嘗試,其深度介入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姿態,引發了市場對傳統車企與科技巨頭合作新范式的廣泛討論。
與過往合作不同,此次華為的角色從技術供應商升級為品牌共創伙伴。從產品定義、設計到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再到營銷、銷售與服務體系的搭建,華為均掌握主導權。這種被內部稱為“HI PLUS”的模式,被視為對既有HI(Huawei Inside)模式的全面升級,其核心在于通過深度綁定實現技術落地與品牌價值的雙重輸出。
回顧華為與車企的合作路徑,可劃分為三類典型模式:其一為傳統零部件供應,類似博世模式,華為提供硬件與軟件解決方案,雙方保持獨立運營;其二為HI模式,華為打包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但市場反響未達預期;其三為智選車模式,以“鴻蒙智行”聯盟為代表,華為不僅參與研發,更通過品牌與渠道賦能車企,問界、智界等品牌的成功驗證了其商業邏輯,但也引發了車企對品牌主導權的擔憂。
“啟境”品牌的誕生,開辟了第四條合作路徑。它既保留了智選車模式的技術深度,又通過獨立銷售渠道緩解了廣汽的品牌焦慮。華為的介入貫穿產品全周期,但啟境汽車不會進入華為終端門店,而是構建自有銷售網絡。這種“技術主導+品牌獨立”的模式,被視為平衡科技賦能與傳統車企話語權的創新方案。
對于廣汽而言,此次合作是其新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步。作為國內汽車行業龍頭,廣汽在整車制造、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具備優勢,但在智能化與用戶生態方面存在短板。通過與華為合作,廣汽可聚焦三電技術與整車生產,將智能軟件、品牌營銷等環節交由華為主導,從而快速切入高端市場,縮短轉型周期。
對華為來說,“啟境”項目為其引望團隊提供了全鏈條實踐平臺。從技術研發到品牌運營,華為得以在真實市場環境中驗證深度賦能模式的可行性。若項目成功,華為將同時掌握兩種深度合作范式——HI模式與“HI PLUS”,進一步鞏固其在汽車領域的創新地位。
隨著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上市,啟境品牌將面臨市場檢驗。其30萬元級定位與雙動力策略,能否在高端新能源市場復制問界的成功,仍需觀察。但可以預見的是,華為與廣汽的此次聯手,不僅將重塑雙方的戰略布局,更可能推動整個汽車產業生態的變革。當科技巨頭深度介入制造環節,傳統車企與新興勢力的邊界正變得愈發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