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今日正式發布面向開發者場景優化的 GPT-5-Codex 模型,該版本作為 Codex 編程助手的升級核心,已同步上線至 ChatGPT 多個訂閱層級服務。此次更新重點強化了模型處理復雜編程任務時的動態計算能力,用戶可在終端開發環境、集成開發工具(IDE)、GitHub 代碼托管平臺及 ChatGPT 對話界面中直接調用。
與傳統 AI 模型依賴預設資源分配機制不同,GPT-5-Codex 引入了實時計算資源調控技術。該模型能夠根據任務進展動態調整"思考時長",在處理代碼生成、調試及重構等任務時,單次運算周期可從數秒延長至七小時。例如在面對需要深度邏輯推演的編程難題時,模型可能在執行五分鐘后主動申請延長運算時間,這種自適應機制顯著提升了復雜場景下的處理效率。
技術團隊披露的測試數據顯示,新模型在 SWE-bench Verified 編程基準測試及大型代碼庫重構任務中,性能表現均超越標準版 GPT-5。其核心優勢在于突破了固定資源分配模式的限制,通過任務中途的實時評估,能夠更精準地匹配不同復雜度任務所需的計算資源。這種設計特別適用于需要多步驟邏輯推導或跨模塊協同的編程場景。
除動態計算能力外,模型還專門強化了代碼審查功能。經過資深軟件工程師參與訓練的評估體系顯示,GPT-5-Codex 生成的代碼錯誤率顯著降低,同時能夠提供更具建設性的修改建議。其生成的代碼注釋被標記為"高影響力評論"的比例較前代模型提升明顯,這得益于針對代碼質量評估的專項優化。
OpenAI 產品團隊在技術簡報中強調,此次升級的核心突破在于實現了計算資源的彈性分配。不同于傳統模型通過路由機制預判任務復雜度的做法,新模型能夠在執行過程中持續評估任務需求,這種動態調整機制使模型在處理非常規編程問題時展現出更強的適應性。目前該模型已向 ChatGPT 高級訂閱用戶開放,后續計劃逐步擴展至 API 接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