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創始人張朝陽近日化身文化體驗官,深入汕頭與潮州兩地開啟潮汕文化探索之旅。此次行程中,他以直播形式帶領網友沉浸式感受潮汕非遺魅力,從傳統技藝到特色美食,全方位展現潮汕文化的獨特韻味。
在汕頭歷史文化地標“小公園”,一場源自《水滸傳》的英歌舞表演瞬間點燃現場氣氛。舞者們剛勁有力的動作與整齊劃一的槌法,令張朝陽駐足觀賞良久。他不僅全程沉浸于表演,還主動向隊員請教轉槌技巧,親身體驗這項國家級非遺的豪邁氣魄。
移步非遺展區,兩件匠心之作引發張朝陽的深度思考。一件是35萬字微型書法刻于陶瓷的《貞觀政要》,另一件是由整塊香樟木雕琢而成的“螃蟹籠”工藝品。面對這些需要數月甚至數年完成的精品,他聯想到自身運動經歷:“創作過程如同修行,必須摒棄雜念,就像游泳時不能分心思考其他事情。”
品鑒工夫茶環節,張朝陽展現出跨界思維。在非遺傳承人示范“啜飲”技巧后,他結合物理學原理解析茶具設計:“薄壁小杯能加速熱傳導,配合空氣流動可快速降溫,這個原理我在物理課程第二冊詳細講解過。”
鎮邦美食街的探訪將行程推向高潮。張朝陽接連造訪銀屏蠔烙、蔡溪記牛肉丸等老字號,意外發現所食蠔烙的食材竟取自他前日橫渡海域附近的蠔場。這讓他憶起橫渡時的驚險時刻:9月14日挑戰南澳島至饒平海灣時,高速洋流多次將他卷入蠔區,手部被繩索附著的貝殼劃傷,所幸及時調整狀態完成5小時18分的跨海挑戰。
“昨天剛和蠔群‘搏斗’,今天就吃到現撈的蠔烙,有種復仇成功的快感。”直播中,張朝陽邊品嘗美食邊幽默調侃,引發現場陣陣笑聲。
轉戰潮州后,廣濟橋的雄姿讓張朝陽贊嘆不已。在這座“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旁,他與手拉壺、剪紙、木雕等非遺傳承人深入交流。面對精美的潮繡與陶瓷作品,他感慨道:“工匠們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正是長期主義的最佳詮釋。”
此次文化之旅給張朝陽留下深刻印象。他形容潮汕之行如同“穿越時空”,南宋的市井氣息與北宋的雅致風韻在街巷間交織。“從飲食到工藝,處處體現著對極致的追求,這種儀式感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
直播中,張朝陽透露搜狐將持續關注潮汕文化傳播。他特別提到搜狐視頻平臺的漢服大賽,認為潮州工匠制作的宋代宮廷風格服飾,或能為傳統文化創新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