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與西貝預制菜之間的爭議事件持續發酵,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某MBA群內流出的消息,自雙方矛盾公開后,已有數批中間人試圖通過交個朋友公司高層,勸說羅永浩停止相關言論。
交個朋友內部人士透露,羅永浩目前僅是公司合作主播,與交個朋友已無管理層或股東層面的關聯。因此,公司并無立場或義務介入其個人言論事務。對于羅永浩近期直播活動,該人士表示,公司僅按合同履行服務職責,與其他合作主播的待遇并無差異。
針對事件后續發展,交個朋友方面認為爭議已趨于平息。內部人士稱,羅永浩近期工作重心已轉向其他事務,不太可能繼續深入參與此事件。此前,羅永浩曾通過社交媒體宣布事件告一段落,并表示將專注處理個人事務。
回顧事件脈絡,雙方爭議始于西貝預制菜產品宣傳問題。羅永浩曾公開質疑西貝兒童餐廣告涉嫌虛假宣傳,特別是西蘭花產地標注存疑。此后,西貝多次發布致歉信,但內容調整引發新爭議,包括未明確向羅永浩致謝、撤回致歉信等操作,進一步激化矛盾。
西貝管理層對此亦有回應。合伙人曾公開批評羅永浩“損人不利己”,將其行為類比為“撒尿男孩”;董事長賈國龍則承認應對方式存在失誤,表示將改進問題。與此同時,西貝持股公司因命名問題引發討論,其預制菜設備專利獲批的消息也被羅永浩提及作為爭議佐證。
社交媒體層面,事件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微博CEO曾批評西貝用“速凍食品新鮮”掩蓋供應鏈問題,而部分餐飲業者公開聲援西貝。數據顯示,羅永浩微博粉絲量因事件增長35萬,突破百萬關口,網友支持率達90%。不過,也有西貝員工發起針對羅永浩的討論。
爭議焦點集中于預制菜行業標準與消費者知情權。羅永浩曾連發證據指出西貝預制菜占比達80%,包括牛肉燜飯等堂食菜品實際為預制產品。西貝則通過展示羅永浩消費賬單反擊,但此舉被指可能涉及法律風險。華與華公司作為西貝咨詢方,其項目總監曾解釋開放廚房參觀的初衷,而創始人華杉被曝10年收取6000萬咨詢費。
目前,雙方公開交鋒已暫告段落。羅永浩在宣布事件結束時強調,希望公眾關注其能乘坐飛機等個人事務,而非持續糾纏爭議。西貝方面則獲得多款預制菜設備專利,或為后續產品調整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