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關于G326次列車票價變動的帖子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一位網友發帖稱,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他所乘坐的同一區間高鐵票價竟然上漲了超過40元,這一發現迅速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據該網友透露,他是通過對比之前的車票報銷記錄截圖,才發現了票價的異常變動。對于此次漲價,他表達了希望鐵路部門能夠提前公布票價調整信息的愿望,以確保乘客的知情權不受侵害。
針對此事,鐵路12306的工作人員給出了回應。他們表示,部分高鐵的公布票價確實有所提升,而這一變動是基于市場化票價機制的實行。這意味著,高鐵票價將更加靈活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高鐵動車組列車客票價格的調整并不在國家價格聽證目錄范圍內,因此鐵路部門在調整票價時無需舉行價格聽證。然而,為了確保調整的合理性,鐵路運輸企業在調整前進行了深入研究,考慮了高鐵沿線的經濟發展水平、運輸市場供求狀況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競爭情況,并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廣泛征求了社會意見。
回顧過去,我國一些高鐵線路自2009年至2014年間開通運營以來,時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動車組列車一直實行著單一的票價機制。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線路維護、車輛購置、設備更新以及勞務用工等運營成本發生了顯著變化,使得原有的單一票價機制已經難以適應市場化經營的需求。
部分高鐵線路在運行過程中還面臨著客流不均衡的問題。不同季節、日期、時段以及運行速度下的客流量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國高鐵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票價機制,實現了票價“有升有降的靈活折扣”。具體而言,部分高鐵線路以公布票價為上限(通常較原價上漲約20%),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折,最低折扣甚至可達5.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