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斯克手中的“王炸”牌——Grok 4,終于打出來了。馬斯克直言,Grok 4比所有領域的博士生都聰明!
令人震撼的是,在“人類最后考試”HLE中,Grok 4得分38%,Heavy版得分44%,若使用工具則可以得到史無前例的50.7%——普通人類在這一基準上的得分,可能只有5%。
在真實世界場景中,Grok 4的表現也值得關注,比如在自動零售bench上排名第一;還能協助生物醫療領域篩選假設、分析數據……
馬斯克透露了Grok系列接下來的計劃:馬上會發一個編程模型,后面多模態Agent、視頻生成模型也都在路上了。
科技之力,竟又如此無聲地重塑了認知的峰巒。
猶記得,曾經面對大模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時的啞然失笑,也曾迎來它們日漸流暢、成為得力幫手時的驚喜。Grok 4的橫空出世,像一記無聲驚雷,讓人又一次清醒體會到了數字洪流沖刷認知堤岸的震撼力道。
科技前進的巨輪碾過塵埃,我們為之目眩,但更應清楚:這并非僅供仰望的星辰,而是一場不容失約的攀登。那些“5+2”“白+黑”的奔跑中,一行行代碼成為刻痕,在算力與算法的陡坡上默默鑿出路徑;那些一次次震驚世界的發布,也在宣示著,大模型也是我們的主場。
人工智能,一直以來便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從來不會“一枝獨秀便是春”。這片新戰場,既需正視差距,更要緊握自身沃土里萌發的力量——海量數據如礦藏,應用場景如熔爐,堅韌人才如基石,恰是鍛造“最強”之劍的底氣所在。
馬斯克的Grok 4固然耀眼,但我們同樣有星火在匯聚、在奔涌——我們攀登的不只是他人立下的標高,更是自己智慧所能抵達的峰巒。
原標題:《新民隨筆丨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