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地的檢察工作中,幾位全國人大代表近期深入調研,見證了檢察機關如何利用數智化手段和創新方法,解決了一系列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
在重慶市云陽縣,全國人大代表傅山祥對當地檢察院推出的“云檢司法救助一件事”數字應用平臺表示高度贊賞。該平臺通過智能識別救助線索、全程在線流轉和多部門協同救助,實現了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自2024年2月運行以來,已精準識別并救助了32人,救助效率提升了50%。傅山祥認為,這一創新實踐是數字檢察服務民生的生動體現,并建議檢察機關進一步深化大數據應用,拓寬救助覆蓋面。
在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少玉對檢察院辦理的督促劃設無人機禁飛區行政公益訴訟案印象深刻。針對無人機“黑飛”和管制空域不明晰的問題,檢察院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并聯合多部門召開協調會,完善后續管理,有效保障了企業安全生產。吳少玉表示,檢察機關通過履行檢察職能,堵住了民用無人機飛行管理的漏洞,為園區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希望檢察機關能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安全生產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
湖北省監利市的全國人大代表畢利霞在調研當地檢察院的民事支持起訴工作時,對檢察機關通過“支持起訴+司法救助+社會幫扶”模式為困境兒童提供幫助的案例表示贊賞。該案例中,一名白血病患兒的母親因前夫失聯拒付撫養費,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檢察機關迅速啟動聯合辦案機制,不僅協助固定證據,還同步啟動了司法救助綠色通道,并在案件辦結后聯動民政等部門,落實了低保及臨時救助。畢利霞認為,這一案例體現了檢察機關維護弱勢群體權益的系統性實踐,期待檢察機關進一步拓展“檢察+”協作網絡,將支持起訴機制融入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大局。
在黑龍江省鶴崗市,全國人大代表許曉林對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施行表示關注。他長期扎根煤炭生產一線,對煤炭資源保護有著深刻體會。許曉林對檢察機關在資源保護方面的探索表示認可,并建議檢察機關以新法為契機,運用大數據監督越界開采、追繳稅款,同時加強普法宣傳,從源頭預防違法。他期待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推動礦山復綠,讓新礦產資源法真正成為煤炭資源保護的堅實屏障。
河南省臨潁縣的全國人大代表徐德全在調研當地檢察院時,對檢察機關聚焦群眾出行難題,以法治力量打通堵點的做法表示贊賞。他介紹,臨潁縣王孟鎮內有6萬余畝永久基本農田,但棗祗河上5座橋梁拆建工程長期停滯,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運輸。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程序,最終推動了工程的重啟和高效推進。徐德全認為,這不僅是物理橋梁的貫通,更是民心之橋的架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他建議檢察機關持續關注農村道路交通、水利設施安全等領域,為建設和美鄉村筑牢法治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