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正式亮相于2022年11月之前,這款革命性的人工智能工具差點擁有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名字。據Windows Central報道,OpenAI的ChatGPT項目負責人尼克?特利在公司的一檔播客節目中分享了這一鮮為人知的故事。原來,團隊最初考慮將其命名為“Chat with GPT-3.5”。
這一命名背后的轉變,據OpenAI首席研究官馬克?陳透露,是在一個深夜的緊急會議中決定的。他表示,原名過于冗長且拗口,團隊急需一個更簡潔、易于記憶的替代方案。于是,“ChatGPT”應運而生,這個名稱不僅簡潔明了,而且巧妙地融入了GPT這一技術核心——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預訓練變換器)的縮寫。
有趣的是,前科學傳播者安德魯?梅恩在節目中透露,公司內部當時對“ChatGPT”這一命名所能產生的廣泛影響預估不足。他指出,相較于之前的版本,ChatGPT的核心功能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加直觀的用戶界面,使得用戶無需再輸入復雜的指令就能輕松與AI進行對話。梅恩形象地比喻道:“這就像是為AI穿上了一件更便于操作的外衣。”
隨著時間的推移,ChatGPT的功能也在不斷演進。OpenAI的CEO奧爾特曼在今年5月表示,ChatGPT已遠遠超出了“谷歌替代品”的范疇。他提到,雖然起初ChatGPT被看作是一種更高級的搜索工具,但現在它更像是一名能夠迅速完成多項任務的初級員工。這一轉變不僅彰顯了ChatGPT在功能上的多樣性,也預示了人工智能在未來職場中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