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被曝正考慮進軍開發者云服務市場,這一消息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據外媒報道,蘋果若成功推出該服務,將直接與亞馬遜、微軟、谷歌等云服務巨頭展開競爭,標志著蘋果在業務拓展上的一次大膽嘗試。
蘋果長久以來以消費電子硬件和生態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此次涉足開發者云服務,不僅是其業務版圖的一次重要擴張,也是蘋果在科技行業競爭格局中尋找新突破點的關鍵舉措。然而,隨著項目關鍵推動者——云服務高管邁克爾·阿博特的離職,該項目的具體進展和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自研芯片方面的優勢可能成為其云服務業務的一大亮點。蘋果已將云服務項目納入“ACDC計劃”,并推出了私密云計算服務,利用高端Mac芯片處理新AI系統中無法在設備端完成的復雜請求。Siri團隊率先試用基于Mac芯片的服務器,并在文本轉語音功能的準確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蘋果還在內部測試其服務器芯片在云端處理Apple Wallet交易的能力,結果顯示能夠有效降低內部基礎設施成本。
蘋果在AI領域的發展雖然相對滯后,但其在芯片方面的積累和經驗為其提供了獨特的競爭優勢。蘋果高管認為,自研芯片的高效性能能夠使開發者在使用云服務時的成本低于主流云服務廠商,特別是在計算密集型AI應用領域。隨著企業逐漸將AI模型商業化,推理在AI計算中的占比不斷提升,這正是蘋果自研芯片的優勢所在。
有趣的是,蘋果在AI領域的策略與其他科技公司有所不同。大型科技公司和AI初創企業每年在英偉達芯片上投入巨資用于大型AI模型訓練,而蘋果則更多選擇從亞馬遜和谷歌的云服務中租用芯片,年支出約70億美元。蘋果認為,使用外部云服務進行訓練可以避免在模型訓練完成后積壓大量英偉達芯片庫存。
“蘋果在其芯片上開展AI工作的時間,比任何一家公司都要長。”一家利用蘋果芯片開展業務的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這進一步證明了蘋果在芯片和AI領域的深厚積累。
推出開發者云服務對蘋果的服務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服務業務是蘋果為數不多仍在增長的板塊,但正面臨多重挑戰。新法規和法院判決威脅著App Store的高額傭金,同時美國司法部也在質疑其與谷歌的默認搜索協議。在此背景下,面向開發者的云服務被視為服務收入的潛在新增長點。
然而,對于一家一直專注于消費業務的公司來說,跨界推出開發者云服務也存在一定挑戰。盡管蘋果計劃由開發者關系團隊負責對接注冊該服務的開發者,而非組建龐大的企業銷售團隊,但這仍然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項目主要推動者的離職也增加了該項目的不確定性。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蘋果內部仍有支持者認為該項目具有潛力。未來,蘋果云服務能否成功落地并突圍,仍需時間和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