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車新勢力的風起云涌中,理想汽車以其獨特的路徑和堅定的信念,走過了波瀾壯闊的十年。2025年7月1日,理想汽車的周年慶活動現場,李想攜手公司高層,一曲《朋友》喚起了無數人的回憶,也映照出他們十年創業的艱辛與榮耀。
回溯至2015年,理想汽車在北京悄然誕生。那時,新能源汽車領域正是一片熱土,眾多傳統車企高管紛紛投身創業大軍,威馬、博郡、天際、愛馳等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再加上早一年成立的蔚來和小鵬,造車新勢力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政策扶持與資本追捧讓新能源賽道變得異常擁擠。然而,十年后,能夠堅持下來的新勢力卻屈指可數。理想汽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面對市場的質疑與挑戰,理想汽車從未放棄。從最初的SEV項目受挫,到增程車型不被看好,再到融資困難,理想汽車始終堅守初心,用五年的時間,實現了銷售的突破,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李想在總結過去十年時,言語簡潔卻擲地有聲:“連續兩年成為20萬元以上中高端市場中國品牌第一名,累計交付接近140萬輛。”
作為中國品牌向上突破的代表,理想汽車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盈利,更成為了中國汽車的驕傲。2024年,理想汽車全年營收高達1445億元,凈利潤達到80億元,是國內首家連續兩年營收突破千億的新勢力車企。
理想汽車的十年,是產品經理精神的閃耀。李想深知,用戶需要什么樣的車,理想就應該造什么樣的車。因此,理想汽車始終將用戶需求放在首位,從理想ONE到L系列,每一款產品都精準把握了家庭用戶的需求,成為了市場的爆款。
在技術創新方面,理想汽車同樣不遺余力。從增程器到智能座艙芯片,再到自動駕駛算法,理想汽車堅持核心技術自研,實現了100%自主可控。這種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讓理想汽車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動,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理想汽車還自建智能化工廠和供應鏈體系,確保了產品質量和產品體驗的一致性。在智能電動新時代,理想汽車更是自研智能制造操作系統Li-Mos,打通了生產、供應、售后等端到端數據,實現了更高效的生產和管理。
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中,理想汽車打破了傳統的甲乙方關系,以平等、共贏的態度進行合作。通過聯合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理想汽車不僅帶動了供應商的成長,也助力了中國汽車產業的騰飛。
十年間,理想汽車從一家初創企業成長為市值超百億美元的全球化車企,其背后的密碼正是以用戶需求為錨點,用核心技術自研構建壁壘。如今,理想汽車已經擁有了百萬銷量基盤,以及在產品定義、軟件、工廠和智能化等方面的護城河。
站在新的起點上,理想汽車將繼續進攻純電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未來,理想汽車的故事還將繼續書寫,而這段旅程,注定將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