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于利希超級計算中心近期揭曉了其重量級成果——歐洲首屈一指的百萬兆次級超級計算機JUPITER。這一科技巨擘的問世,為氣候變化及自然現象模擬研究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
JUPITER于2025年6月在全球頂尖計算機榜單TOP500中嶄露頭角,榮膺第四名。其核心構造包括5900個加速計算節點,搭載了大約24000顆Nvidia Grace-Hopper超級芯片,以及1300個搭載Rhea1處理器的節點。通過InfiniBand NDR網絡,JUPITER實現了數據的高速流通,專為應對復雜科學計算挑戰而生。
尤為JUPITER的出現令“Destination Earth”數字孿生項目的科學家們倍感振奮。該項目旨在構建一個地球系統的數字鏡像,以精準監測并預測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們坦言,處理氣候與大氣數據離不開這樣一臺超級計算機。JUPITER能以700米的高分辨率展現物理現象,為氣象學與氣候科學提供了更為透徹的見解。
與此同時,德國伊爾梅瑙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們也在JUPITER的助力下展開研究,專注于熱羽流的可視化,探究流體與氣體的對流及湍流現象。借助其強大的計算能力,科學家們能夠揭示以往難以捕捉的細節,深化了對自然界復雜流動模式的理解。
JUPITER的建設歷程可追溯至2018年,歷經多次迭代升級,并在JEDI原型機與JETI過渡系統模塊的輔助下,于2025年全面投入運營。其能效設計同樣引人注目,制冷系統巧妙利用鄰近的魯爾河水,不僅滿足了計算機冷卻需求,還為校園建筑提供了供暖,彰顯了能源效率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JUPITER的成功啟用,不僅是歐洲高性能計算領域實力的展現,更為科學探索的廣闊天地開辟了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