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領域在最近的五個月里,展現出了非凡的增長動力,網上零售額實現了8.5%的同比增長,成為刺激國內消費需求的關鍵驅動力。這一增長不僅源于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和網絡服務的追求,還得益于新興商業模式和業態的不斷涌現,進一步豐富了市場供給,促進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多樣性。
在產業電商層面,“電商+產業帶”的創新模式加速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系列惠企活動頻繁舉辦,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和內外貿協同能力。技術的深入應用,顯著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降低了運營成本,為整個產業鏈的升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電子商務正以獨特的魅力,不斷挖掘和釋放內需潛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進程,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能,展現出一幅廣闊的發展藍圖。隨著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這一領域,尋求新的增長點。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我國處于在業和存續狀態的電商相關企業數量已超過2774.3萬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僅在2025年,新增注冊的電商相關企業就達到了約400.4萬家。從近五年的趨勢來看,電商企業的注冊數量持續攀升,并在2024年達到了歷史高峰。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的電商相關企業數量遙遙領先,以超過429.2萬家的數量占據了全國總數的15.5%。緊隨其后的是浙江省、山東省、湖北省和湖南省,這些地區的電商相關企業數量也分別達到了239.3萬余家、209.2萬余家、195.3萬余家和188.3萬余家。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我國電商行業的地域集中度和活躍度。
天眼查的風險數據顯示,涉及司法案件的電商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0.68%,這一比例相對較低,表明我國電商行業的整體法律環境相對健康,企業在合法合規的道路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