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學界掀起了一場關于人工智能應用的熱議。多位知名作家,包括勞倫·格羅夫、列夫·格羅斯曼、R.F.奎安、丹尼斯·勒翰及杰弗里·馬奎爾等,攜手發表了一封致圖書出版商的公開信,強烈呼吁業界限制對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特別是在有聲讀物的配音方面,他們主張應堅持雇傭人類進行配音工作。
信中,作家們表達了對自身創作成果被人工智能公司“無償利用”的深切憂慮。他們指出,這些公司非但沒有將利用作品所得的收益按比例回饋給創作者,反而將本應歸屬作家的報酬,支付給了依賴作家勞動構建的技術。這種行為,作家們認為,嚴重侵犯了他們的經濟利益和創作尊嚴。
作家們在信中進一步提出,出版商應承諾永不出版機器生成的書籍,避免以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員工,或將人類崗位降級為人工智能監控。他們著重強調,人類創作者的藝術價值和獨特貢獻應得到充分尊重。
這封公開信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據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報道,在信件發布的首日,即有超過1100名作家響應并簽名支持,顯示了文學界對此問題的高度關注與一致立場。
與此同時,作家們也在法律層面展開了維權行動,針對部分科技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他們的作品來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然而,近日美國聯邦法院對此類訴訟作出了不利于作家的裁決,這無疑給他們的維權之路增添了不小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