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機器人公司,一家在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領域嶄露頭角的創新企業,近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意圖奪取“工業具身智能第一股”的桂冠。此次上市進程由中信證券與國泰君安國際攜手保駕護航。
斯坦德的創業故事始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由王淮卿與天使投資人羅鴻在2016年攜手創立。起初,王淮卿持有公司90%的股份,而羅鴻持有剩余的10%。然而,不到一年后,王淮卿將手中近半數的股權轉讓給了現任實際控制人王永錕、李洪祥及股權激勵平臺斯坦德自動化,從而實現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初步調整。
王永錕與李洪祥,這兩位同樣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友,如今分別擔任斯坦德的董事長與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他們的領導之下,斯坦德已從一個初創企業發展成為致力于賦能智慧工廠的領先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王淮卿在斯坦德初創階段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他隨后選擇了離開,轉而投身于巡檢機器人領域,成立了千巡科技。而王永錕與李洪祥則繼續堅守斯坦德,帶領企業不斷前行。
在資本市場上,斯坦德同樣備受矚目。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已成功完成了多輪融資,吸引了包括小米智造、博華資本、蔚來資本在內的眾多知名投資機構。這些資本的注入為斯坦德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然而,盡管斯坦德在市場上的表現搶眼,但其財務狀況卻尚未完全實現盈利。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近年來斯坦德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凈虧損也仍然存在。不過,好消息是,隨著毛利率的逐年提升,斯坦德的虧損規模正在逐漸收窄。
在業務層面,斯坦德憑借其自主研發的全棧技術、專有操作系統以及同時定位與地圖構建(SLAM)技術等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脫穎而出。其量身定制的一站式機器人解決方案包括核心機器人技術平臺、多功能工業智能機器人產品系列以及all-in-one智能協同系統RoboVerse,這些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高科技領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斯坦德在全球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靠前,特別是在電腦、通訊及消費性電子(3C)行業和汽車行業等領域,其出貨量更是位居前列。斯坦德還具備在單一模擬場景中調度超過2000臺機器人的能力,這一技術實力在行業內同樣名列前茅。
展望未來,斯坦德計劃將募集的資金用于加強核心技術平臺、擴大銷售及服務網絡、提升生產能力以及一般企業用途和營運資金等方面。這些舉措將進一步鞏固斯坦德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并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