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器人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廣東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鎮,正引領著一場工業自動化的革命。電商平臺上的人形機器人熱銷,背后是廣東機器人產業的蓬勃興起。在這片土地上,聚集了眾多機器人行業的佼佼者,它們不僅在舞臺上大放異彩,更在車間里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與實力。
廣東,這個擁有14萬家機器人企業的省份,去年機器人產量激增31.2%,占據了全國市場近半壁江山。每三臺工業機器人中,就有一臺烙印著“廣東制造”的標簽。在這片熱土上,優必選、越疆機器人等七家企業,被譽為廣東機器人界的“七劍客”,它們各懷絕技,共同書寫著工業自動化的新篇章。
走進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仿佛踏入了一個機器人的王國。從3公斤到500公斤,臂展長達3.1米的各式機器人錯落有致,它們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鋰電汽車等多個領域。華數之所以能夠躋身“七劍客”之列,關鍵在于其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從硬件到底層算法,華數均實現了自主可控,國產化率高達80%以上。這一核心技術的突破,讓華數在市場上獨樹一幟。
在華數的工廠里,一款半身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多目光。這款具身智能雙臂機器人,是華數針對工業產線需求量身打造的。它融合了先進的AI算法,具備自主感知規劃、雙臂協同、人機交互安全等特性,能夠在非結構化環境下完成復雜的操作。據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產業化中心主任周偉娜透露,這款機器人已經成功交付使用,展現了華數在工業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深厚實力。
而在美的庫卡(順德)智能制造科技園內,一場“機器人造機器人”的壯觀景象正在上演。這條長35米的全自動化產線,采用了12臺橙色庫卡機器人和6臺AGV,以及5條第七軸軌道。當“大橙”們開始工作時,它們能夠精準地組裝半成品機器人底盤上的螺絲,整個過程智能、高效。庫卡機器人中國業務總經理陳峰表示,機器人的程序、組裝、線體調試均由庫卡自主研發,這使得庫卡能夠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平均每30分鐘就能下線一臺機器人。
庫卡的展廳內,機器人被應用于各種復制的生產、物流場景中。從自動安裝汽車座椅到搬運精密硅片半導體材料,再到一次拿起800公斤的重物進行碼垛、焊接等操作,庫卡機器人的身影無處不在。陳峰透露,今年庫卡機器人銷量已達到5萬臺左右,其中大部分訂單來自國內市場。庫卡還在積極探索將AI技術應用于機器人控制中,以降低機器人的使用門檻,提高操作便利性。
廣東之所以能夠在機器人產業上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離不開其對傳統優勢產業的深耕細作。正如廣東人喜歡將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一樣,廣東在機器人產業上也展現出了同樣的精神。通過機器人替代重復性高、危險性高的崗位,廣東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培育了一批熟練掌握機器人技術的“新工人”。這些“新工人”將成為推動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