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揚州,備受矚目的“2025華映資本年度大會”順利召開,期間,《》記者(簡稱NBD)與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進行了深入交流。魔法原子,一家專注于通用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新興企業,自2024年初成立以來,迅速完成了兩輪超億元融資,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盡管成立時間尚不足兩年,魔法原子在商業化道路上已邁出堅實步伐。吳長征將2025年視為公司商業化的關鍵一年,并預計下半年將進入小批量部署階段,未來兩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面對人形機器人能力尚不及真人的現狀,吳長征堅持推進商業化進程。他認為,商業化不僅有助于形成數據、模式、銷售及交付體系的閉環,更是推動人形機器人產品化、市場化的必經之路。吳長征強調,即使機器人目前只能完成簡單任務,其意義依然重大,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從基礎做起。
為加速商業化落地,魔法原子于今年3月啟動了“千景共創”計劃,旨在聯合全球1000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目前,已有一定數量的通用人形機器人進入生產線,執行上下料、涂膠等工序,參與零部件測試,這些實踐不僅檢驗了產品能力,也為后續迭代提供了寶貴數據。
談及未來規劃,吳長征表示,魔法原子的產品目前正處于概念驗證階段,但已取得良好效果,預計下半年將實現小批量部署。展望未來兩年,他預計人形機器人的部署量將呈現指數級增長,從明年的千臺量級躍升至后年的萬臺級別。吳長征堅信,隨著機器人能力的快速提升,3至5年內人形機器人的能力將實現百倍增強。
針對外界關于人形機器人進工廠或服務業是“公關秀”的質疑,吳長征持不同看法。他認為,無論機器人從事何種工作,只要認真探索落地場景,這些嘗試都具有積極意義。這些嘗試不僅有助于公眾了解機器人當前的能力邊界,還能為市場教育做出貢獻。同時,吳長征強調,機器人能力的成長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
對于國內具身智能賽道項目估值的爭議,吳長征表示,雖然目前該賽道仍處于早期階段,人形機器人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因此估值相對較低。但從長遠來看,具身智能行業將面臨萬億美元級的市場潛力。他預計,十年后機器人將廣泛應用于工廠、商場、家庭等各個領域,其市場空間將遠超當前的汽車產業和手機產業。
在談及投資機構選擇時,吳長征表示,魔法原子并未對投資機構表現出特別偏好,更注重雙方理念的契合度。他認為,具身智能是一個長期賽道,需要與資本共同成長。同時,他也歡迎產業方參與探討人形機器人在產業中的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