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攜手其他24個部門,共同發布了《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該計劃旨在構建涵蓋工業、服務、特種及人形機器人四大板塊的創新體系,并在裝備制造、智能家電、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打造一系列應用示范場景。目標直指2027年,屆時山東省機器人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500億元人民幣大關,并培育出至少3家產值超過20億元的領軍企業,將山東塑造為全國機器人研發與制造的領軍區域。
為了加速關鍵技術的突破,山東省將機器人前沿技術和核心裝備納入省級科技計劃的重點范疇,集中攻克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傳感器等關鍵技術,同時推動與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新興技術的融合創新。實施“揭榜掛帥”機制,為重大技術突破提供政策支持,對新升級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將提供高達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山東還積極鼓勵在協作、巡檢及水下機器人等領域開展標準制定和驗證工作,對主導制定高水平國際、國家及地方標準的單位,將分別給予最高4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獎勵。
山東省將實施梯度培育策略,針對整機產品、關鍵部件及智能系統,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特別針對人形機器人整機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將分別提供一次性最高800萬元和300萬元的獎勵。同時,支持未來產業加速園建設,并提供最高600萬元的獎補資金,對園內優質機器人項目,將通過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給予市場化支持。
在產業布局方面,山東省將打造四大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濟南市將聚焦重載工業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推動整機及零部件產業協同發展;青島市將重點發展海洋工程及智慧康養服務機器人,推進多領域機器人研發與應用;淄博市將致力于高精度協作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生產,打造智能協作機器人高地;濟寧市則將加速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布局,發展高端制造與應用。
山東省鼓勵各市根據自身優勢,發展特色機器人產業。例如,棗莊市將專注于高性能諧波減速器的國產化;煙臺市將發展多關節機器人及智能控制器;濰坊市將聚焦汽車、農業及物流服務機器人;泰安市將致力于醫療機器人如腦機接口與康復設備的研發;威海市將重點發展微創醫療及海洋探礦采礦機器人;日照市將發展協作與教育機器人;臨沂市將發展重載及多關節機器人;濱州市則將專注于國產噴砂噴涂機器人的發展。
山東省還將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機器人在制造業、農業、建筑業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并探索在危險崗位替代、智能巡檢、應急救援等細分領域的創新應用。鼓勵在社區管理、物業服務等領域探索應用具身智能機器人,并對具有先進技術、創新模式的應用場景給予最高200萬元的獎補。
在人才引進方面,山東省將機器人領域人才納入重點扶持計劃,面向全球招募戰略人才、青年科學家及高層次人才團隊,并在住房、教育、落戶等方面提供靈活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