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在小米最新發布會上,以一場關于“人車家全生態”的演講,正式回應了特斯拉的挑戰。他直言不諱地表示:“既然有人發戰書,我們小米就敢應戰。”雷軍強調,小米的成功并非僅靠營銷,而是在多個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雷軍在演講中展示了小米的自信和實力,但他卻在PPT上多次強調“安全”的重要性,直言“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礎,安全是一切”。這是他首次在公開場合將“安全”作為核心議題提出。
在介紹小米汽車業務時,雷軍坦誠表示:“我們進入汽車行業才一年多,未來能否持續保持優勢,我無法給出百分之百的保證?!边@種自信中帶著謹慎的態度,貫穿了他的整個演講。
回顧上半年,小米集團確實經歷了不少波折。從SU7爆燃事故、虛假宣傳爭議,到銷量波動、市值縮水,小米遭遇了上市以來的最大危機,雷軍本人也一度情緒低落。然而,小米并未因此停下前進的腳步,此次發布會一口氣推出了YU7汽車、AI眼鏡等多款新品,堪稱小米史上最強陣容。
一周前,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競得北京亦莊新城的一宗地塊,用于建設小米汽車工廠三期。這一地塊緊鄰小米汽車工程二期項目,占地面積近50萬平方米,擬發展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此舉無疑為小米汽車的產能擴張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首款車型SU7交付以來,小米汽車一直面臨產能瓶頸。盡管2024年全年交付量超過13.6萬輛,但標準版的交付周期一度長達35-38周。雷軍提出的“15-20年躋身全球車企前五”的目標依然艱巨,但按照當前的擴產速度,到2030年,小米汽車的全球年產能有望超過600萬輛。
然而,快速奔跑的小米汽車也遭遇了一些爭議。消費者對其品控提出了不同看法,包括SU7 Ultra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被指僅為裝飾件、馬力被限制需刷圈速解鎖等。還有車主反映剎車失靈、SOS救援未響應等問題。面對這些質疑,雷軍在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了小米對安全的重視。
此次發布會上,小米汽車首款SUV——YU7正式發布,價格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1萬元。同時,小米還推出了醞釀已久的AI眼鏡AI Glasses,支持掃碼支付、翻譯和拍照等功能,正式加入智能眼鏡市場的競爭。
在業績方面,小米集團2024年總收入達到3659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其中,“手機xAIoT”分部收入同比增長22.9%,“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也實現了顯著增長。隨著業務的拓展,小米的員工數量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24年末,小米集團擁有全職雇員超過4.3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2.1萬人。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員工數量已增至4.55萬人。
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小米的存貨規模也在迅速提升。去年末,其存貨數額達到625.1億元,同比增長40.7%。其中,汽車業務的存貨增長了超過22倍。盡管存貨減值撥備有所上漲,但小米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依然充裕。
雷軍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小米并非僅靠營銷取勝,而是在多個領域都處于領先地位。他再次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并表示小米將繼續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