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充電寶這一日常便攜設備,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質量風波。先是羅馬仕科技在6月16日宣布召回特定時間段內生產的三款充電寶,總數高達49萬余臺,緊接著,北京多所高校發出禁令,禁止使用羅馬仕某型號的20000mAh充電寶,原因直指其“充電時存在爆炸風險”。
風波并未就此平息,6月20日,安克創新緊隨其后,發布召回公告,指出其部分基礎款移動電源存在安全隱患,決定召回超過71萬件產品。不僅如此,安克創新在美國市場也計劃召回115.8萬件充電寶,此次召回在中國區涉及的產品價格區間為149元至229元,若全部用戶選擇退款,公司將面臨上億元的財務損失。
追溯至更早前,倍思科技已在2025年4月30日啟動了召回計劃,針對特定型號的移動電源,涉及數量達38814臺。這一系列召回事件,迅速引發了公眾對充電寶安全性的廣泛關注。
更為嚴重的是,包括羅馬仕、安克、小米、倍思、綠聯在內的多家移動電源生產商的3C認證證書被暫停,這一變化大多始于6月初,意味著這些企業的部分產品在市場流通上遇到了新的障礙。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范圍內被召回的充電寶數量已超過200萬件。
在機場等安檢嚴格的場所,工作人員透露,此次召回事件后,涉及品牌的充電寶安檢流程將更加嚴苛,未經認證或“三無”充電寶將直接被拒之門外,進一步提升了攜帶充電寶的門檻。
探究此次召回風波的源頭,多家廠商均指出問題出在原材料上,特別是電芯的質量問題。安克創新在公告中詳細說明了某供應商電芯存在未經批準的原材料變更,可能導致產品在使用后出現安全隱患。盡管安克創新未透露供應商具體信息,但多方消息指向了主流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
安普瑞斯是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專注于鋰離子電池的生產銷售,其客戶涵蓋了小米、OPPO、vivo、安克創新等知名品牌。然而,此次事件后,安普瑞斯的無錫工廠部分產線已停工,員工透露可能會放假。
充電寶行業的價格戰被認為是此次風波的另一大誘因。電商平臺上,充電寶價格不斷探底,10000mAh的充電寶價格已跌至30-50元區間,而高功率、大容量充電寶的推出,進一步壓縮了產品的安全冗余。業內人士指出,當售價不斷下降,供應鏈只能在電芯和電路保護上節約成本,導致產品質量問題頻發。
據市場監管總局數據,近年來,網售充電寶的不合格率持續上升,直至2024年才開始有所下降。與此同時,2024年全球移動電源市場規模已突破1200億元,中國市場占比近四成,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自2024年8月1日起,移動電源被納入CCC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進一步規范了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安克創新此次在美國召回的產品,銷售時間跨度長達9年,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目前,全球充電寶的召回行動仍在繼續,部分品牌如綠聯科技尚未發布召回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