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正逐步走出科幻范疇,成為現實科技世界的一部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新型材料科學的不斷融合,這些機器人不僅功能日益豐富,智能化水平也顯著提升。業內專家預測,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后的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引領下一波科技革命。
進入2025年,人形機器人的量產進程明顯加速。全球及中國多家企業紛紛明確了量產時間表,得益于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和政策的積極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穩步落地。
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利好消息頻傳,政策導向和技術創新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例如,南京市近期審議通過了《南京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在當地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導向。
與此同時,位于天津市河西區的“帕西尼具身智能超級數據工廠”也正式投入運營,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
在這一背景下,多家潛力企業脫穎而出,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的佼佼者。拓普集團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投資50億元建設電驅系統基地,其直線和旋轉執行器已獲得客戶認可,凈利潤增速穩定,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占據重要位置。
三花智控則是另一家值得關注的企業。作為全球熱管理技術的領導者,三花智控與特斯拉等巨頭合作緊密,同時積極布局機電執行器和減速器領域,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打造了新的增長點。
綠的諧波在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同樣表現出色。作為國內諧波減速器市場的領頭羊,綠的諧波突破了日本的技術壟斷,客戶涵蓋了特斯拉、宇樹科技等知名企業。2025年,該公司產能翻倍,技術實力進一步鞏固。
還有一家被譽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獨角獸”的企業,其獨特優勢不容忽視。這家公司不僅掌握了鴻蒙系統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技術,還是全國唯一一家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同時,它還成功開發了多款金屬形態、編程教學等人形機器人,技術實力雄厚。
這家“獨角獸”企業目前估值較低,僅為8元,成為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之選。近期,其成交量持續放大,資金流入明顯,市場表現搶眼。不過,投資者在入場時仍需謹慎,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獨立決策。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獨立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