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上海分會場上,中國電信憑借一場別開生面的“AI+網絡能力發布大會”,向全球觀眾展示了其人工智能與通信網絡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這場大會不僅是中國電信技術實力的全方位展現,更是其以創新驅動行業變革、推動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的堅定宣言。
中國電信的AI+網絡能力建立在堅實的“云網融合”戰略基礎之上。大會上,星辰網絡大模型2.0的發布尤為引人注目。這一大模型覆蓋了云網運營的全專業領域,從業務交付到維護優化,每一個環節都融入了AI的智慧。例如,在家庭寬帶服務中,智能體能夠迅速定位故障,將處理時間縮短30%;在無線網絡優化方面,全局性能的優化使得用戶體驗提升了10%-15%,同時減少了質差區域的測試工作量。這些數據生動展示了AI技術如何革命性地提升了網絡運維的效率。
中國電信與華為攜手推出的“智聚大上行”技術,更是將5G-A網絡的上行速率提升了15%,時延降低了30%。這一技術突破,為智能穿戴設備、車聯網、實時交互等應用場景提供了強大的網絡支持,標志著5G-A向“Mobile AI網絡”的演進邁出了關鍵步伐。
在AI+戰略的推動下,中國電信的“美好家”體系深度融入了個人、家庭、行業三大場景。在家庭領域,AI+智慧家庭產品矩陣通過端云協同,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服務。無論是監測老人未歸、陌生人逗留的AI攝像頭,還是提供AI問診與用藥提醒的健康設備,亦或是確保無縫覆蓋的全光WiFi與智能組網,都大大提升了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水平。在個人終端方面,星辰大模型與手機、云電腦的深度融合,推出了AI助手、空間創作等功能,使得視頻剪輯效率提升了40%,辦公文檔生成速度加快了30%。
在行業應用層面,中國電信已經落地了80余個行業大模型,覆蓋了工業質檢、智能網聯汽車、科研教育等多個領域。在工業場景中,AI質檢模型的缺陷檢測準確率高達99.4%,已經在深圳、汕頭的制造企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汽車領域,AI座艙模型為北汽、長安等新能源車型提供了沉浸式的交互體驗。這些實踐不僅驗證了AI技術的價值轉化路徑,也展示了中國電信在推動產業智能化方面的強大實力。
中國電信的AI+戰略并非孤立進行,而是通過開放生態,凝聚產業合力。大會上發布的昆侖云網能力開放平臺已經吸引了超過5000名生態伙伴,累計調用云網能力超過700億次。在標準制定方面,中國電信主導立項了15項網絡大模型國際標準,并在TM Forum發布了《云網運營自智白皮書4.0》,推動了行業技術規范的統一。
中國電信與華為成立的“未來智能體聯合創新中心”,聚焦大模型訓練、思維鏈優化等前沿技術,推動了家庭寬帶和無線網絡優化場景的智能化升級。這一合作項目榮獲了TM Forum 2025年度“數據與AI創新卓越獎”,進一步彰顯了中國電信在全球通信產業智能化進程中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