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人駕駛領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高速競賽,其中,蘿卜快跑、谷歌旗下的Waymo以及特斯拉被視為行業的三大領軍者,它們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
特斯拉在6月22日邁出了重要一步,于美國奧斯汀正式啟動了Robotaxi試點項目。該項目初期將投入約10輛經過特殊改裝的Model Y SUV進行運營,為了確保乘客安全,每輛車都會配備一名安全員坐在副駕駛位置,隨時準備接管車輛控制權。
與此同時,蘿卜快跑也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據彭博社6月20日的報道,蘿卜快跑正加速在東南亞的布局,計劃最早于今年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推出無人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還在與潛在合作伙伴商討,旨在探索適合這兩個市場的商業模式。不僅如此,蘿卜快跑還將目光投向了歐洲,正考慮在瑞士設立實體公司,作為其進軍歐洲無人駕駛市場的重要據點,并同時探索進入土耳其市場的可能性。
Waymo方面,于6月18日宣布已向紐約市交通局提交申請,請求允許其人工駕駛車輛在城市內進行地圖繪制和測試工作。Waymo還在積極推動紐約州法律的修改,以期實現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合法上路。
從市場布局來看,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漢、重慶、香港以及國外的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15座城市落地運營。截至今年5月,蘿卜快跑的服務訂單量已突破1100萬次,領先于Waymo的1000萬次。然而,Waymo并未放慢腳步,其車隊規模已超過1500輛,并在舊金山、洛杉磯、鳳凰城及奧斯汀等地提供服務,每周訂單量超過25萬單。未來,Waymo還將與Uber合作,進一步拓展至亞特蘭大等城市。在海外,Waymo已在日本東京開展無人駕駛測試。
無人駕駛汽車作為視覺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典型應用,融合了通信、半導體、汽車等多項技術,已成為各國汽車產業與科技產業競相追逐的焦點。高盛指出,基于在成本控制、技術部署及規模化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國無人駕駛市場的增速預計將遠超美國。以蘿卜快跑六代車為例,其價格僅為Waymo的七分之一,也遠低于特斯拉Cybercab的3萬美元成本。
面對特斯拉、Waymo等國際巨頭的競爭壓力,中國專家學者紛紛呼吁,應充分利用產業發展窗口期,加大對以蘿卜快跑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規模化落地。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朱西產表示:“中國和美國在全球無人駕駛領域一直是最具話語權的國家。面對特斯拉和Waymo的快速布局,蘿卜快跑無疑是我們在這一輪競爭中最拿手的‘王牌’。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能夠大幅提升社會技術水平、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性并提升交通效率。過去十幾年,中國無人駕駛一直在追趕美國的步伐,如今在技術上已實現并駕齊驅。為了在未來的人工智能競爭,尤其是無人駕駛競爭中搶占先機,相關部門應給予企業更加開放包容的政策環境,并加快無人駕駛立法進程,在‘人車同權’的原則下,讓本土無人駕駛企業真正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