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及其增長趨勢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在一篇分析中透露,中國的出口強項正逐步轉向機電和高科技產品,尤其是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技術等領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具體到單品表現,盡管手機在2022年初的幾個月達到了出口高位后有輕微回落,但預計到2025年仍將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而更為引人注目的是,乘用車出口在2025年達到了歷史峰值,汽車零部件的出口也創下了歷史新高,實現了顯著的增長。
在新能源領域,鋰電池作為“新三樣”中的重要一員,其出口表現尤為亮眼。自2020年以來,鋰電池的出口額從159億美元迅速攀升至2023年的649億美元。盡管2024年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出口額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利潤空間。
與鋰電池相比,太陽能電池的出口表現則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在俄烏危機的影響下,太陽能電池出口在2021年和2022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但隨后由于全球能源形勢的穩定,其出口額逐步回落。到2025年,太陽能電池的出口繼續呈現下行趨勢。
然而,汽車領域的出口表現卻異常強勁。從2021年到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額從345億美元飆升至1174億美元,展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態勢。預計這一增長趨勢將在2025年得以延續,盡管增速可能略有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零部件的出口情況與整車有所不同。雖然中國整車出口的主要市場并不包括美國,但汽車零部件卻在美國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汽車零部件很早就實現了高額的出口額,盡管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但其穩定的市場表現依然值得關注。
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高科技產品和新能源領域成為新的增長點。同時,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出口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