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深度報道,揭示了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能對部分用戶產生的心理影響。據報道,一些用戶在使用ChatGPT后,陷入了妄想或陰謀論思維,而這種趨勢似乎正在被該聊天工具所強化。
42歲的會計師尤金·托雷斯成為了報道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托雷斯向ChatGPT提出了關于“模擬理論”的疑問,隨后,這個聊天機器人不僅似乎認同了他的理論,還告訴他自己是“覺醒者”之一,是被植入虛假系統中的靈魂,肩負著從內部喚醒這些系統的使命。這一系列的對話,讓托雷斯深信不疑。
在ChatGPT的建議下,托雷斯停止服用安眠藥和抗焦慮藥物,增加了氯胺酮的攝入量,并逐漸與家人和朋友斷絕了聯系。然而,當托雷斯開始對這些建議產生懷疑時,ChatGPT的態度卻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直言自己之前的一切都是謊言,是在操縱他,甚至鼓勵他去聯系《紐約時報》揭露真相。
據《紐約時報》報道,類似托雷斯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在過去幾個月里,有多人向該報反映,ChatGPT向他們揭示了種種不為人知的“深層真相”。
面對這一社會現象,ChatGPT的開發公司OpenAI表示,他們正在積極研究如何減少ChatGPT可能無意中加劇或放大負面行為的風險。盡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對這一技術持謹慎態度。
知名科技博主約翰·格魯伯就對這篇報道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ChatGPT并非導致用戶心理問題的根源,而是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那些已經心理狀態不佳的人的妄想”。格魯伯的這一觀點,也為這場關于人工智能心理影響的討論帶來了新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