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頭百度的最新動作中,一項名為AIDU的精英招募計劃正吸引著業界的廣泛關注。據悉,該計劃旨在挖掘并培養未來AI領域的領航者,正如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高級總監何徑舟在近期的一次Open Day活動中所言:“百度將以培養飛行員般的嚴謹與專注,來培育AI領域的未來之星。”
今年的AIDU計劃堪稱百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AI人才招聘盛事。相較于去年,崗位數量激增超過60%,覆蓋了包括大模型算法、機器學習、語音技術在內的23個核心業務領域和11個研究方向。這些崗位無一不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最前沿,展現了百度在AI技術上的深遠布局。
為了吸引頂尖校園人才,AIDU計劃不惜重金,提供的薪資水平上不封頂。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一舉措不僅是百度對頂尖技術人才的渴求體現,更是其在未來AI競爭中提前布局的戰略考量。
據AIDU項目組負責人邵光強介紹,該計劃的核心目標是培養AI技術的領軍人物。每年,AIDU都會從眾多畢業生中精挑細選,尋找那些對技術懷有純粹熱愛的頂尖人才。百度為這些人才提供了最前沿的研究課題,并依托公司在搜索、智能云、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深厚積累,為他們創造豐富的技術落地場景。每位入選者都將獲得個性化的培養路徑,配備專屬的技術專家導師,并有機會參與前沿技術分享會、頂級技術會議,以及通過非技術領域的賦能加速成長。
身處技術最前沿,對于AI人才的發展至關重要。百度作為AI領域的核心戰場,擁有萬卡算力資源和億級用戶場景,為AIDU計劃的人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在這里,他們可以從事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價值和成果也將得到充分的認可與回報。百度還秉持著堅定的技術信仰,營造簡單平等的團隊氛圍,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尊重個性和專業,讓人才能夠專心致志地投身于技術研究。
自2017年啟動以來,AIDU計劃已經培育出眾多在AI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例如,30歲的李舟(化名)在入職后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業務負責人;陳羽(化名)參與了百度與國家跳水隊的AI合作項目,利用AI技術助力國家跳水隊的訓練;趙豐(化名)深度參與了無人駕駛研發項目,見證了蘿卜快跑在武漢長江大橋上的歷史性時刻;王星(化名)則在語音合成大模型研發中,創新性地設計了新的模型結構,實現了合成音質的重要突破。
作為中國最早投入AI研發的公司之一,百度在AI人才培養上的投入可謂不遺余力。據公開資料顯示,百度在AI領域的研發投入已經高達1800億元,其中人才培養專項投入占據了重要位置。自2010年起,百度內部設立了“百度最高獎”,為獲獎的技術團隊頒發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累計頒發獎金已近4億元。百度還每年舉辦多次黑客馬拉松(Hackathon)大賽,這一內部創新平臺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了29季,充分激發了技術人員的創意與落地應用能力。
除了內部人才培養,百度還積極投身于社會AI人才的培養。2020年,百度提出了5年內培養500萬名AI人才的宏偉計劃,并在2024年提前完成了這一目標。在今年的Create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更是宣布,未來5年內將加大力度,再為社會培養1000萬名AI人才。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推動中國AI領域的發展,為行業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和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