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的大幅降價行為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多方消息證實,自六月以來,保時捷旗下的熱門車型如卡宴和帕拉梅拉等,在全國范圍內均推出了力度空前的折扣活動,最高折扣甚至達到了七折。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保時捷銷售中心,銷售人員均證實了這一消息。他們表示,雖然各地的優惠政策有所不同,但卡宴的降價幅度最為顯著,裸車價格已降至指導價的七折左右。這一優惠力度,對于一直以來以高端形象示人的保時捷來說,實屬罕見。
在北京的一家保時捷直營店,界面新聞的探訪發現,店內所有車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折扣,其中卡宴和帕拉梅拉的折扣力度最大。以2025款卡宴3.0T逐夢版為例,折后裸車價僅為76萬元,加上購置稅和保險等費用,落地價也不到85萬元。而帕拉梅拉的裸車價也成功降至百萬元以內,這樣的價格對于一款豪華轎車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汽車之家的數據也顯示,保時捷卡宴3.0T的官方指導價已經從2022年的高點下降了10萬元。這一變化,無疑進一步證明了保時捷此次降價活動的真實性。
然而,保時捷的降價行為并非沒有原因。近年來,隨著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逐步提升,以及價格戰的不斷升級,電動化轉型緩慢的傳統豪華品牌如保時捷等,其市場份額正被快速蠶食。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在產品力、性價比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均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保時捷在華的銷量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自2021年達到巔峰后,保時捷在華的銷量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且幅度逐漸增大。今年一季度,保時捷在華銷量更是同比大幅下滑42%,占其全球總銷量的比例也大幅下降。這一頹勢,無疑給保時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面對銷量和利潤的雙重壓力,保時捷不得不采取降價策略以刺激銷量。然而,這一策略能否奏效尚需觀察。在與豪華品牌競品的比價中,降價后的保時捷并不占優勢。以卡宴所在的豪華SUV市場為例,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的同級別車型價格均有所下探,而卡宴的唯一優勢就是品牌溢價。但在當前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這一優勢能否轉化為實際的銷量增長,仍是一個未知數。
國內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品牌的崛起,也對保時捷等傳統豪華品牌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這些品牌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高配置等方面均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不僅蠶食了豪華SUV的市場份額,還重新定義了國內消費者對于豪華車的認知。
在此背景下,保時捷也意識到了根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近日,保時捷中國研發中心項目正式落戶上海嘉定,該中心將主要負責保時捷智能網聯汽車在眾多領域的研發業務。這一舉措,無疑表明了保時捷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其在電動化轉型方面的決心。
然而,對于保時捷等傳統豪華品牌來說,要想在中國市場扭轉頹勢并非易事。他們需要在效率、成本、技術、產品、品牌等關鍵競爭要素上同中國本土豪華品牌對標,要么深度改變以適應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要么就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