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動漫領域,“哪吒”這一IP無疑是今年的熱門之選,將國產動漫推向了新的高峰。然而,在汽車制造業中,同樣以“哪吒”命名的哪吒汽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近一兩個月內,哪吒汽車經歷了從被申請破產重整到正式進入重整程序的巨大轉變,仿佛在生死線上徘徊。曾經年銷量突破15萬輛,占據網約車市場一席之地的哪吒汽車,如今卻銷量暴跌,接連遭遇裁員、降薪、工廠停產和供應商維權等一系列問題。
更為嚴峻的是,哪吒汽車的CEO在上海新總部遭遇了員工討薪的圍攻,連工作場地也面臨不再出租的尷尬境地。這一系列事件無疑給哪吒汽車的前景蒙上了厚重的陰影。
哪吒汽車走到今天這一步,并非一朝一夕的結果。去年,哪吒汽車還曾高調宣布獲得百億融資,并背靠寧德時代和360兩大巨頭。然而,這一手好牌卻被哪吒汽車打得稀爛。品牌未能抓住市場機遇進行有效營銷,同時缺乏核心的智能技術研發和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由于實力不足,哪吒汽車盲目推出了20萬元級別的GT車型以及小眾的哪吒S獵裝車型,結果市場反響平平,反而加劇了品牌的困境。如果哪吒汽車能夠像零跑汽車那樣,精準定位市場,推出性價比高的車型,或許能夠避免今天的尷尬局面。
如今,哪吒汽車的危機已經顯而易見,令人擔憂的不僅是其未來,更是那些已經購買了哪吒汽車的車主們。他們的權益和利益,能否在品牌的困境中得到保障,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