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的熱烈氛圍中,新興汽車制造商的高管們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謙遜態度。蔚來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在演講中謙遜地表示,盡管蔚來汽車作為市場的新入局者,但仍視自己為行業中的初學者。
理想汽車產品部的高級副總裁范皓宇則以幽默的方式回應了這一謙遜風潮,他笑稱,當眾多前輩都自稱小學生時,自己上臺演講恐怕得自稱幼兒園小朋友了。
若不以資歷深淺,而以盈利能力來衡量,蔚來汽車或許更像是一個尚未實現自給自足的高中生。據最新財報顯示,蔚來汽車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120.347億元的總營收,同比增長21.5%,但環比卻下降了38.9%,未能達到市場預期的123.5億元。在車輛交付方面,蔚來一季度共交付了42094輛新車,同比增長超過40%,其中包括27313輛蔚來品牌車輛和14781輛樂道品牌車輛。
盡管同比數據表現尚可,但蔚來的盈利能力卻未見明顯改善。一季度凈虧損高達67.5億元,同比增幅更是達到了30.2%。這一虧損導致蔚來的現金流儲備急劇下降,從2024年底的419億元驟減至260億元,單季凈流出高達159億元。
面對如此嚴峻的財務狀況,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立下了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因為若無外部資金支持,蔚來的現金流恐怕難以支撐太久。一季度,蔚來的股東權益首次轉為負數,達到-2.72億元,公司已在財務意義上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
然而,得益于李斌強大的融資能力,資金問題并非蔚來發展的最大阻礙。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的融資規模最大,業務布局也最為廣泛,涵蓋了能源、手機、服務等多個領域。但隨著市場環境日益嚴峻,行業進入殘酷的競爭階段,如何在2025年實現盈利并生存下去,成為了蔚來最為緊迫的任務。
當被問及當前困境與2019年的區別時,李斌表示,2019年蔚來面臨的困難更為艱巨,但當時依靠外部援助成功渡過了難關。如今,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已顯著增強,投資也開始進入回報期。蔚來將依靠自身實力克服當前挑戰。
那么,蔚來將如何走出困境呢?答案就是降本增效。李斌提出了實現盈利的具體目標:三大品牌合計月銷5萬輛以上,毛利率達到17%-18%,研發費用占營收的6%-7%,銷售費用占營收的10%。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蔚來內部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2024年被蔚來視為“組織變革年”,公司推行了“CBU”機制改革,旨在明確投資回報率指標,并為最終結果負責。這一改革在售后服務部門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降低自營比例、提升人效等措施,實現了盈利。蔚來還將這一成功經驗推廣到了其他部門,如樂道品牌的銷售團隊就經歷了大規模調整,銷售人員數量減少了40%。
在造車層面,蔚來也加大了降本力度。通過優化研發流程、整合供應鏈資源等措施,蔚來成功降低了生產成本。蔚來還在銷售策略上進行了調整,加大了折扣力度,并堅持“加量不加價”的原則,在保持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大幅提升了產品配置。
從銷量數據來看,蔚來的努力開始顯現成效。今年4月以來,蔚來銷量持續回暖,5月銷量更是保持同比增長。螢火蟲品牌的銷量也表現不俗,5月銷量甚至超過了MINI和smart之和。考慮到經典小車在海外的需求,蔚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或許更為出色。
然而,盡管蔚來在銷量上取得了進步,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卻日益激烈。除了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加速外,新勢力品牌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在智能駕駛領域,各家廠商都在爭相展示自己的技術實力。盡管蔚來也推出了自研的“蔚來世界模型 NWM”,但在行業測評中,其表現距離第一梯隊仍有一定差距。
雖然800V車型已成為主流趨勢,但蔚來新的“5566”系列車型仍然堅持使用400V平臺。盡管蔚來對其換電網絡充滿信心,認為這能夠彌補充電效率的不足,但在消費者眼中,充電效率無疑是一個更為直觀且重要的考量因素。
面對這些挑戰,蔚來需要放下過去的包袱,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市場競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只有那些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