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一股新的變革風潮,多家知名車企紛紛宣布縮短對供應商的付款賬期至60天以內。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車企對供應鏈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對中小企業合作伙伴的有力支持。
廣汽集團率先于6月10日通過官方渠道宣布了這一承諾。廣汽集團強調,供應鏈體系的健康是確保產品高品質、高安全性的基石。因此,集團決定維持供應商賬期不超過60天的政策,以促進供應鏈資金的高效流轉,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緊隨其后,6月11日,比亞迪、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小米汽車及北汽集團等多家車企也相繼宣布,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調整至60天內。這些車企紛紛表示,此舉是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及相關部委關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
比亞迪汽車明確表示,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旨在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長城汽車也表示,此舉將有力推動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為汽車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小米汽車則強調,將堅決落實國家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部署要求,以實際行動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次車企集體縮短供應商付款賬期的背后,是國家對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問題的日益重視。今年3月,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正式發布,其中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時,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條例還指出,大型企業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非現金支付方式,也不得利用非現金支付方式變相延長付款期限。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在內的17家車企宣布了60天以內支付供應商賬期的政策。其中,上汽集團和北汽集團更是明確宣布取消商業承兌匯票結算方式,進一步減輕供應商的財務負擔。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主機廠對利潤和擴張的需求愈發迫切。然而,賬期問題卻成為困擾供應商的一大難題。此次多家車企集體縮短供應商付款賬期,無疑為供應商提供了一顆“定心丸”。此舉不僅有助于破解供應商的資金困局,還能加強車企與供應鏈的關系,促進上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共同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多家車企已宣布縮短供應商付款賬期,但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各車企間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存在較大差異,部分車企的賬期仍然較長。因此,未來車企還需繼續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付款流程,確保供應商能夠及時獲得應得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