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自iPhoneX起,逐漸告別了LCD屏幕,全面擁抱OLED技術。這一轉變標志著顯示技術的革新,而初期,蘋果主要依賴三星與LG作為其OLED屏幕的供應商。
然而,隨著京東方(BOE)的加入,蘋果的供應鏈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勢。盡管最初,京東方主要為蘋果提供維修備件屏幕,但這一合作奠定了雙方進一步合作的基礎。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東方不僅在維修備件領域站穩腳跟,還成功躋身iPhone首發屏幕供應商行列。不過,初期供應的并非Pro系列所搭載的高刷新率屏幕,而是普通OLED屏幕。關于這一選擇,業界猜測紛紛,質量差異與外部市場環境等因素均被提及。
然而,近期有消息稱,蘋果正對京東方的OLED屏幕進行評估,考慮其是否能滿足iPhone 17 Pro對于ProMotion技術的要求。這一消息無疑預示著國產OLED屏幕正逐步獲得國際認可。
若京東方能夠通過蘋果的嚴格測試,將有望為今年約3000至5000萬部iPhone Pro系列生產屏幕。多位行業專家預測,京東方此次通過測試的可能性極大,iPhone 17 Pro或將首次搭載中國制造的OLED屏幕。
回顧近年來手機OLED屏幕市場的發展歷程,中國廠商的表現令人矚目。根據2024年全球AMOLED手機屏市場份額數據,三星雖仍居首位,但市場份額已下滑至43%。與此同時,京東方以16%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與三星的差距不斷縮小。維信諾、天馬與華星光電等中國企業也占據了相當份額,而LG Display則以8%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六,被中國廠商超越。
這一數據充分展示了國產OLED屏幕的強勁勢頭。曾幾何時,三星在全球市場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份額高達90%,而國產屏幕合計不足10%。如今,國產手機普遍采用高質量的國產OLED屏幕,包括高刷新率與折疊屏等先進技術,其性能與三星、LG等國際品牌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
對于蘋果而言,引入更多優質的中國屏幕供應商不僅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還能通過加劇市場競爭來優化供應鏈管理,增強議價能力。這一策略與蘋果一貫的商業邏輯相契合,預示著未來國產屏幕在全球市場中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