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車針對網絡上流傳的一則關于其駕駛培訓的謠言做出了正式回應。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在微博上發布聲明,針對“小米汽車駕駛培訓出現致命意外”的不實傳言,小米公司將采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李肖爽在聲明中強調,小米高階駕駛精英培訓旨在讓用戶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挑戰高強度工況,模擬各種極限突發情況,以掌握駕駛技巧。在培訓過程中,偶有狀況發生是正常的,這也是培訓的價值所在。然而,近期一些賬號在社交平臺上散布所謂“事故圖片”,并配以毫無根據的文字,惡意污名化培訓項目。
小米汽車的這一聲明得到了雷軍和盧偉冰的支持,他們紛紛轉發李肖爽的微博,表示對惡意造謠者絕不姑息。事實上,小米汽車自面世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也時常成為輿論的焦點。去年8月,一段小米SU7與極氪007對撞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視頻中顯示小米SU7的小電瓶在碰撞后受損,但后續被證實為惡意剪輯。
今年3月,小米SU7又發生了一起嚴重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后,關于小米SU7車輛安全設計、智能駕駛可靠性等問題的討論迅速升溫。雷軍在第一時間表態將徹查事件,但與此同時,網絡上涌現了大量相似話術的賬號,以“安全質疑”為名,實則收割流量。
除了安全質疑,小米汽車的外形也一直是網友熱議的話題。小米SU7發布時,其流線型車身、前臉布局和溜背造型被指與保時捷Taycan高度相似,被網友戲稱為“保時米”。而小米YU7亮相后,網友又將其與法拉利進行對比,戲稱其為“法拉米”。面對這些質疑,小米汽車首席設計師在雷軍的微博上轉發了小米YU7的設計手稿,并正式回應稱,小米YU7的設計研發在SU7還未公布前就已開始,團隊一直致力于打造統一的設計語言。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行業歷來都是輿論風暴的中心。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造謠成本極低,但網友的辨別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不少網友在微博上積極辟謠,為真相發聲。在這個即時傳播的時代,很多事件需要時間來顯現真相,因此,保持冷靜、理性看待,用法律途徑維權,而不是急于爭辯,顯得尤為重要。
小米汽車的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面對網絡謠言,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跟風,更不應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同時,企業也應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用法律武器打擊惡意造謠者,為營造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貢獻力量。
在這個信息紛繁復雜的時代,我們需要學會讓子彈飛一會兒,等待真相的浮現,而不是急于下結論,成為謠言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