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眾多車企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視出海為突破國內瓶頸的關鍵路徑。隨著價格戰(zhàn)的白熱化和國內市場流量紅利的消退,尋求海外市場的機遇成為了眾多品牌的新戰(zhàn)場。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坦途。過去幾年,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參差不齊,有的銷量激增卻陷入價格戰(zhàn)的泥潭,有的高調宣傳卻在售后服務上暴露短板。更有企業(yè)把出海當作甩賣庫存的渠道,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支撐起一個全球化車企的形象。
長安汽車,作為中國車企的一員,對于出海面臨的挑戰(zhàn)有著清醒的認識。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我們從1991年就開始探索海外市場,至今已有多年經驗。我們的原則是堅持長期主義、本地主義和體系化能力。”長安汽車沒有盲目追求短期的市場成功,而是選擇了一條更為穩(wěn)健、長遠的道路。
面對海外市場,長安汽車尤為重視歐洲市場,將其視為檢驗自身實力的重要舞臺。朱華榮形象地比喻道:“如果能在歐洲市場為歐洲用戶提供服務,那就相當于考上了清華北大。”長安汽車將歐洲市場視為戰(zhàn)略高地,不僅在產品、技術、營銷、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還投入了大量時間和資源進行深入的市場研究和準備工作。
為了在歐洲市場站穩(wěn)腳跟,長安汽車在產品選擇上采取了精準策略,精選了深藍S07和S05兩款核心產品作為先鋒。為了確保產品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長安汽車對S07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出海適配準備,包括150項適宜性改進和超過500萬公里的道路測試。
在市場布局方面,長安汽車采取了由點到面的推進方式。首先聚焦挪威市場,利用其高電動化滲透率的市場環(huán)境來驗證新車的產品力和市場反饋。隨著市場布局的深入,長安汽車將拓展至德國、英國等市場,并計劃在下半年啟動西班牙、意大利和波蘭等市場,形成全面的市場覆蓋。
除了產品和市場布局外,長安汽車還注重服務體系的差異化建設。長安汽車構建了“總庫—區(qū)域庫—國家?guī)臁钡娜壉9┚W絡,以提升售后響應速度和零部件供應效率。長安汽車還計劃在歐洲發(fā)布服務品牌,強化品牌在地化的共鳴與客戶情感連接。
然而,長安汽車的歐洲之旅并非沒有挑戰(zhàn)。歐洲市場注重文化傳承、設計美學和品牌歷史感,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建立清晰的品牌認知是一大難題。如果無法在歐洲市場樹立品牌形象,僅僅依靠產品力和價格優(yōu)勢,長安汽車可能難以擺脫“二線替代”的標簽。
盡管如此,長安汽車仍然帶著厚重的準備和穩(wěn)健的節(jié)奏邁出了這一步。長安汽車深知,歐洲是全球車企的高考考場,能否考出好成績,不僅取決于嗓門多大,更取決于體系多強、細節(jié)多狠。長安汽車選擇了最難的賽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全球化的決心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