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標準建設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公示了《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的征求意見通知。這一舉措標志著我國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標準制定方面邁出了關鍵步伐。
該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并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負責執行。在這一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東風汽車作為唯一整車企業深度參與,與中汽中心、華為等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展現了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領域的卓越實力與責任擔當。
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不僅與國際法規保持高度協同,更緊密結合了我國道路交通的實際情況。標準對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功能表現、安全性能以及駕駛員狀態監測等方面提出了具體且嚴格的要求。
在功能表現方面,標準要求系統必須具備車道巡航控制、非車道巡航控制等基本功能,并對駕駛員確認的換道、系統觸發的換道、路口和環島通行、跨車道線障礙物繞障等特殊功能提出了附加要求。這些規定旨在確保系統在各種復雜道路環境下都能穩定運行。
在駕駛員狀態監測方面,標準進一步強化了對駕駛員視線脫離和運動脫離的檢測要求。這要求系統能夠實時監測駕駛員的注意力狀態,確保駕駛員在使用輔助駕駛系統時能夠保持必要的注意力,從而共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
標準還對場地試驗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增加對錐桶、水馬、護欄等典型施工區設施及通用障礙物的探測和響應能力試驗。這一規定旨在確保系統在復雜道路環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因系統性能缺陷導致的安全事故風險。
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東風汽車在智能網聯技術方面擁有深厚的研發儲備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近年來,東風汽車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包括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無人公交Sharing-Bus等技術突破。這些成果已在15個省、35個城市實現商業化落地,運營里程超過270萬公里,接駁乘客超過16萬人。
在雄安新區,東風智能巴士已安全運營一年多,開創了國內自動駕駛公交運營的先河。在武漢市經開區,無人公交Sharing-Bus串聯起教育、民生、企業通勤和旅游等場景,為武漢打造“自動駕駛第一城”提供了有力支持。
東風汽車在智慧港口和礦山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在武漢陽邏港、廈門遠海碼頭,東風無人集卡已完成超22萬標準箱運送,推動了智慧港口的建設。在宜昌夷陵礦山深處,東風無人礦卡的應用讓礦企運營更安全、更節省成本。
基于自動駕駛運行數據的積累,東風汽車還發布了行業規模最大、涵蓋125萬組高質量數據的端到端自動駕駛開源數據集。這一舉措將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標準化與生態建設,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東風汽車還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法規的制定工作。截至目前,東風汽車已牽頭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00項,參與350項,牽頭和參與數量均位居行業前列。這充分展示了東風汽車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