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終于將Sora模型免費開放給公眾,但這一舉措似乎來得有些遲。近日,微軟Bing宣布在其應用中新增了Bing視頻創作器功能,該功能基于OpenAI的Sora模型,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文本提示生成視頻。這也是Sora首次面向大眾免費開放使用。
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家公司Manus也推出了其原生文生視頻功能,并嵌入到了自家的Agent工作流中。這兩家公司幾乎同時在其產品生態中引入文生視頻功能,不禁讓人質疑微軟這一步棋究竟慢了多少。
從Sora模型首次曝光到現在,整個事態的發展頗具戲劇性。微軟一直對Sora抱有濃厚興趣,但OpenAI方面卻遲遲未給予正面回應。直到最近,微軟才終于如愿以償,在Bing中上線了基于Sora的視頻創作器功能。然而,這一功能卻顯得不盡如人意。
微軟Bing視頻創作器在產品力和宣傳上都顯得頗為薄弱。盡管微軟宣布免費開放,但這一消息并未引起預期中的熱潮,反而被不少網友吐槽。用戶們紛紛表示,已經有了可靈和Veo等更加成熟的產品,為何還要選擇Sora?
Sora模型自誕生之日起便備受矚目,甚至被譽為“AI視頻領域的牛頓時刻”。然而,不斷延期的發布時間、高昂的定價以及復雜的安全風險等問題,讓市場對它的期待逐漸降溫。如今,盡管微軟通過Bing免費上線了視頻創作器功能,但Sora的表現卻顯得有些差強人意。
在實際測試中,Bing視頻創作器在視頻長度、畫面比例、生成速度以及多模態融合功能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短板。生成的視頻質量也遠不及市場上的其他同類產品。例如,在對比測試中,Bing視頻創作器生成的羊駝跳舞視頻畫面主體辨識度低,背景AI感強烈,整體質感較為粗糙。
Sora模型的免費開放,標志著微軟與OpenAI之間復雜博弈的新階段。盡管雙方一度合作密切,但隨著OpenAI推出自有企業版產品后,微軟開始對其產生戒備心理。雙方管理層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微軟內部也開始呼吁盡快將Sora整合進自家產品線。
然而,Sora自身在安全性上的問題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YouTube曾公開指責Sora侵犯其數據版權,這一系列風波讓Sora的發布策略一改再改。最終,盡管微軟成功將Sora整合進了Bing視頻創作器功能中,但這一舉措卻未能挽回用戶對微軟的失望情緒。
如今,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了眾多優秀的AI視頻生成工具,如Kling、Vidu AI、即夢、PixVerse、WanX、谷歌Veo等。這些產品在視頻生成效果、用戶體驗以及商業化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相比之下,盡管Sora在技術上仍有一定優勢,但在市場競爭中卻已經失去了先機。
微軟此次推出的免費版Sora能否重振旗鼓,還有待觀察。然而,對于國內AI視頻行業來說,這一舉措無疑加劇了市場競爭。國內廠商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以應對來自微軟等巨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