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全球儲能領域的政策動向顯得尤為活躍,據CNESA DataLink不完全統計,當月共發布了48項儲能相關政策。在國家層面,有3項政策出臺,而地方層面則更為熱鬧,浙江、廣東、貴州、河南等21個地區紛紛發布了與儲能產業相關的政策。
在這些政策中,重要性顯著的政策占據了主導地位,共計39項,占比高達81%。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和貴州兩省發布的重點政策數量較多。從政策類型來看,電力市場政策和電價政策成為了主角。全國范圍內發布的政策也主要集中在電力市場、管理規范以及電價政策等領域。
在重要政策方面,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加強電化學儲能安全管理的通知,強調了對項目安全生產條件和設施的綜合分析,并要求形成書面報告備查。同時,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推動綠電直連發展的通知,旨在促進增量新能源與增量負荷的協同發展。中美在日內瓦經貿會談中宣布終止階段性的關稅戰,對相關關稅政策進行了取消或暫停執行。
在電力市場政策方面,12個省及地區發布了相關政策。浙江和貴州兩地尤為突出,發布了虛擬電廠參與市場的規則。浙江明確了虛擬電廠從注冊接入到退出管理的全流程閉環管理要求,而貴州則鼓勵相關經營主體聚合分散資源,注冊虛擬電廠試點參與市場化交易,并設定了到2030年的調節能力目標。西北和南方兩個區域也發布了區域市場政策,推動了儲能以特定方式參與市場。
儲能發展規劃類政策也備受關注。四川省發改委公示了2025年度擬納入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清單,共有27個項目入選,申報項目規模龐大。同時,新能源配儲類政策也在多地出臺,遼寧省和河南省分別發布了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方案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通知,要求按一定比例配置儲能。
補貼類政策和管理規范類政策也為儲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上海市發改委發布了新型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對服務于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調節能力給予資金補貼。寧波市能源局、江蘇省發改委等地也發布了儲能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的相關指南和規范,對儲能項目的立項、建設、運行等環節提出了具體要求。
電價政策方面,多地發布了136號文配套政策,明確了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實施方案和競價細則。同時,貴州和安徽等地也更新了分時電價政策,對儲能項目的收益模式產生了積極影響。需求響應類政策和綠電交易類政策也為儲能項目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示范項目類政策和科技裝備類政策方面,多地發布了獨立儲能試點項目的申報通知和關鍵技術研發計劃申報指南,為儲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例如,河北省和江西省分別發布了多元技術路線獨立儲能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和第一批省級獨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清單的通知,推動了儲能技術的多元化發展。
最后,在輔助服務類政策和其他應用類政策方面,華東能源監管局發布了長三角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對并網主體提供的輔助服務給予補償。廣東省發改委則發布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上網電價問題的批復,為新能源汽車參與電網互動提供了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