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一則關于征求《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意見的通知。這一國家標準計劃由工信部提出,并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負責執行,旨在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性。
此次標準的起草工作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重量級企業共同參與,體現了行業對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性的高度重視。該標準項目于2024年3月22日正式申報,預計項目周期為22個月。
制定這一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明確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功能要求和安全性能,減少因產品性能缺陷導致的安全事故。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我國道路交通的整體安全水平,還能為相關行業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該標準還將全面覆蓋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產品形態,為生產企業的產品迭代升級提供指導,推動行業試驗技術水平的提升。
該標準的技術內容在合理可行的基礎上與國際標準協調一致,這將顯著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設計難度。對于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國際化發展而言,這一標準將起到消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重要作用,助力我國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具體來說,該標準適用于安裝了組合駕駛輔助系統的M類和N類汽車,規定了系統的通用技術要求,包括運動控制能力、駕駛員狀態監測、駕駛員干預、系統邊界及響應、系統探測能力、系統安全性要求以及功能安全等方面。同時,標準還明確了相應的審核要求和典型工況的試驗方法,為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一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它不僅將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將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同時,通過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將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為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